新型三角孔翅片对流传热及压降特性研究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边界层的起始段效应,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横排三角形多孔翅片,运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翅片热力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分析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开孔率以及孔错开间距等因素对新型多孔翅片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开孔率翅片总体传热特性优于较小开孔率翅片;孔错开间距为1/2单元宽度的翅片具有较大的传热品质因子,传热性能更好。最后,通过与锯齿翅片传热品质因子j/f~(1/3)进行比较得出,三角孔翅片具有较优越的传热性能。
|
|
|
|
1 |
杨瑞昌;刘若雷;刘京宫;刘涛;;自然循环加热段内摩擦阻力及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2 |
钱金山;;LDV散热器传热特性的分析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1年04期 |
3 |
陈华军,沈新荣,苏霄燕,章本照;旋转矩形截面螺旋管内对流传热特性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
4 |
沈正维;王军;沈自求;;以当代“复杂性科学”兴起形成的观点分析对流传热与沸腾过程[J];热科学与技术;2006年01期 |
5 |
林国星;吴兰梅;;辐射对流传热对不可逆太阳能Braysson热机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6 |
周定伟,马重芳,刘登瀛;圆形液体射流冲击单相局部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
7 |
华益新;王亚洲;孟华;;超临界压力下正庚烷的湍流传热数值研究[J];航空学报;2010年07期 |
8 |
王丽;陈宝明;李太禄;;带导热壁面的三角形多孔腔体对流传热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
9 |
张丽娜;刘敏珊;董其伍;;错列排布S型翅片流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5期 |
10 |
张辉,陈善年,徐益谦;理想流体对流传热问题的理论解[J];热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
11 |
靳遵龙;董其伍;刘敏珊;蔡冬冬;;分流栅强化管传热与流体流动数值模拟[J];石油机械;2009年12期 |
12 |
王雷;;关于二维、常物性、无内热源的对流传热能量微分方程的简便推导办法[J];科技资讯;2007年36期 |
13 |
杨瑞昌,刘若雷,钟勇,刘涛;自然循环加热段内对流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14 |
钟昌雄;李蔚;张文华;;多区域开窗翅片的热力性能实验研究[J];机电工程;2008年07期 |
15 |
姚仲鹏;紧凑式换热器结构参数的分析与优化[J];内燃机工程;1986年04期 |
16 |
王立秋;;逆流式换热器理想情况下的损失[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7年03期 |
17 |
沈胜强,张志千,朱铁柱;绝热柴油机缸内对流传热的实验关系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18 |
姜培学,任泽,王补宣;亚临界与超临界压力水在管内的对流传热与传质[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5年02期 |
19 |
王红心;高枫;王国胜;;齿形螺旋片元件强化直管对流传热研究[J];辽宁化工;2009年06期 |
20 |
白焕炽;;火焰炉对流传热的间接强化[J];工业炉;199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