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褶皱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
【摘要】:材料表面结构对磨损、润滑、密封、振动、噪声等工程实际应用有着显著影响,使得材料表面结构的人为调控及其性能研究引起众多领域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摩擦学领域中,仿生学研究表明周期性表面结构能够产生特殊的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特性,影响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目前已发展了许多表面结构的制造方法,大致可归类于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两种,各具优缺点。本文研究一种利用控制材料表面褶皱形成表面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尺寸(波长)在0.1μm~1mm之间。试验先利用图形化模板复制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图形,而后对其表面进行褶皱化处理,得到了褶皱化表面结构。摩擦磨损试验在自制CJS111B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采用球盘对磨,对磨件为精加工氮化硅陶瓷球,分别对未褶皱化表面和褶皱化表面进行干摩擦和混合摩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褶皱能够有效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材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
|
|
|
|
1 |
田华;薛文斌;李夕金;金乾;朱庆振;;15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的摩擦学特性[J];硅酸盐学报;2008年05期 |
2 |
孙昌国;张会臣;;铝金属薄膜上制备OTS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学特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3 |
王玉果,王玉林;三维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4 |
曲建俊;周宏光;赵志强;刘志卓;;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脲基润滑脂的摩擦学特性[J];合成润滑材料;2009年04期 |
5 |
常跃,蔡逸飞,徐建生,郭志光,谢中亚;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材料保护;2005年10期 |
6 |
吴茵;;不同加载条件对聚甲醛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影响[J];湖南有色金属;2007年01期 |
7 |
贾利晓;张永振;孙乐民;上官宝;;受流条件下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8年04期 |
8 |
骆灼旋,陈华信,吴春苗,陈春光;铸造锌-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J];摩擦学学报;1992年04期 |
9 |
彭旭东,马红玉,雷毅;纳米Al_2O_3和聚四氟乙烯填充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0 |
王军祥,顾明元;不同条件下石墨和炭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5期 |
11 |
彭友方,施帮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滑道自润滑材料GY-50的试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6年05期 |
12 |
韩杰胜,王静波,张树伟,孟军虎,吕晋军;Fe-Mo-CaF_2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3年04期 |
13 |
陈刚;焦明华;解挺;俞建卫;;填充材料对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J];轴承;2007年10期 |
14 |
谢红梅;张碧云;卢春灿;聂朝胤;;金属和陶瓷配副件条件下TiN薄膜的摩擦学特性[J];表面技术;2008年03期 |
15 |
阎逢元,张绪寿;多孔性镍基石墨复合电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1年04期 |
16 |
吴茵;华熳煜;龙春光;;聚甲醛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的摩擦学特性[J];润滑与密封;2006年06期 |
17 |
董丽荣;李长生;王旻璐;彭义;;Ag/Bi_2Sr_2CaCu_2O_x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9年02期 |
18 |
李长生;牟文斌;胡杰;冯桂双;;钛酸钾晶须改性MC尼龙的吸湿行为及摩擦学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5期 |
19 |
仇国泉;李长生;颜科红;范真;陈骏;杨继昌;阎果;张翠萍;刘万章;;高温超导材料YBa_2Cu_3O_7的摩擦学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06期 |
20 |
董元源;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及其发展动向[J];摩擦学学报;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