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电压对碳膜化学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乙炔为气源,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plasma-based ion implantation,PBII)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碳膜,并研究了注入电压对碳膜化学结构及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光电子谱(XPS)及激光喇曼光谱(Raman)方法分析了薄膜化学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化学结构强烈依赖于注入负偏压,当注入负偏压低于-5kV时,无法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类金刚石碳(DLC)膜。注入电压在10到40kV范围内,均可形成DLC膜。薄膜中sp~3键含量随注入电压的升高而降低,摩擦系数随拄入电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
|
|
|
1 |
胡晓莉;;无碳膜磁头表面氟代硅烷自组装膜制备和摩擦学性能[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2 |
李国禄,王昆林,崔周平,刘家浚;助剂用量对 MC 尼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8期 |
3 |
陈爽,刘维民;温度对PbS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1999年02期 |
4 |
方建华,陈波水,董凌,王九,李晓东;含硫、硼的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年04期 |
5 |
万勇;刘维民;郭峰;;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抗磨性能及作用机制[J];润滑与密封;2007年10期 |
6 |
王永刚;张梅;李久盛;;有机硼酸酯用作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润滑油与燃料;2006年03期 |
7 |
伞金福,朱宝亮,刘家浚,刘振民,董闯,张庆瑜;环氧树脂表面金属离子注入改性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1年02期 |
8 |
孟军虎,吕晋军,王静波,杨生荣;元素S的加入对镍基合金/Si_3N_4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
9 |
于翔,王成彪,江功武;Si-B-N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王海斗,刘家浚,徐滨士,庄大明;溶胶-凝胶石墨涂层的表面特征与摩擦学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1 |
刘红华;邵鑫;李建波;王晓波;;表面修饰FeS纳米微粒的研究(Ⅱ)——摩擦学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5年06期 |
12 |
常海波;徐洮;张治军;刘惠文;;衬底对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3 |
熊丽萍;刘红;何忠义;;新型三嗪衍生物的摩擦学性能[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年06期 |
14 |
岳群峰;任俊芳;王宏刚;简令奇;杨生荣;;PTFE对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10期 |
15 |
苏登成;郑少华;王平;国秋菊;;超声机械法制备一种抗磨润滑添加剂的自修复效应[J];润滑与密封;2006年08期 |
16 |
聂芊;陈平;;豆油脂肪酸修饰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年11期 |
17 |
石琛;毛大恒;俸颢;;二硫化钨发动机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7年03期 |
18 |
康嘉杰;李国禄;王海斗;刘家浚;徐滨士;朱丽娜;;层状固体润滑薄膜的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7年04期 |
19 |
苏秀;顾卓明;袁旦;李磊;;纳米CeO_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英文)[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0 |
单长兵;陈国需;李华峰;董晋湘;;油酸改性层状硅酸钠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