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路甬祥  
【摘要】:正(2010年11月8日,洛阳)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将更加致力于科技创新,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将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动力,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佩玉;;香港制造业的地位及走势分析[J];当代港澳;1994年01期
2 ;自动化产业发展要紧扣“智能制造”主题[J];自动化与仪表;2011年07期
3 刘刚桥;师建华;李明;;佛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章昌裕;;“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1年04期
5 扈春香;;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J];未来与发展;2011年07期
6 张红娟;蒋涛;沈正平;刘海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王家庭;王璇;;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反思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7期
8 ;重振美国制造业[J];IT时代周刊;2011年13期
9 易正兰;赵欣;;新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J];新疆财经;2011年03期
10 沈明伟;;金融危机下民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政府责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11 李萌;;论纺织机械制造业创新战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12 朱莉;;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13 付红;高玮;;银行业的竞争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14 朱传波;王卫彬;詹文友;;新经济环境下嘉兴制造业竞争优势再造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孟秀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7期
16 周民良;;区域创新、结构调整与中国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J];学习与实践;2011年08期
17 关智生;黎熙元;;日资在香港制造业投资的结构特点及其影响[J];港澳经济;1995年04期
18 郑铁桥;刘再起;;杰斐逊重农主义和汉密尔顿重工商主义的分歧、竞争与融合[J];理论月刊;2011年09期
19 孙莹;周世杰;敖洪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引领航天制造业发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1年07期
20 佘时飞;;珠三角企业竞争力培育机制分析[J];企业活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甬祥;;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2 张曙;;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杨叔子;;信息时代和网络条件下的制造业发展及其前景[A];首届湖北科技论坛主体报告及专家建议书[C];2001年
4 崔焕金;曾蓓;李旗纲;;山东半岛制造业产业链高端攀升的理论与政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邬贺铨;;信息化与制造业发展[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海涛;;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新型商业化模式探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道东;王玉明;施庆华;;增强企业能力提高云南机械制造业竞争实力[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鲁成;王彤;;北京制造业各行业综合竞争能力评价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宋慧京;;打造中国品牌产品,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业持续发展[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田红云;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包振强;基于多Agent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5 张会清;新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杨磊;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王化明;智能制造中的微操作/微装配系统基础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崔海潮;产业转移、世界制造中心变迁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韩德超;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育芬;日本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厦门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祎;制造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测度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范磊;我国银行业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贠雅萍;洛阳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业祥;苏中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宿鹏;山东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宿军杰;珠三角与香港区域创新系统合作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林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阳;制造业知识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文;烟台船舶及海工制造业发展迅猛[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记者 杨诗国 通讯员 郭玉田 荆升文;阳泉矿区:制造业发展迅猛[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张伟东;市领导调研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情况[N];白银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凌;打造“南昌模具城”助力制造业发展[N];南昌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廉维亮;制造业发展要“安内”兼顾“瞻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宁彬 实习记者 王肃宁;国产化推动民族制造业发展壮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谭浩俊;警惕资本逃离制造业现象[N];安徽经济报;2010年
8 媒体评论员 谭浩俊;资本逃离制造业现象不容忽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左永刚;新兴技术推动高端制造业崛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本报驻约翰内斯堡记者 马海亮;非洲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