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铁电材料的在循环电载作用下的热效应与疲劳

余寿文  
【摘要】:压/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动器、传感器和各种智能结构中,对其断裂和疲劳的性质的深入的理解对于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已有器件的可靠性评估是重要的。本文综述了作者研究组在压/铁电材料力电行为的研究结果。首先研究了压/铁电材料的热效应。应用条状电饱和区畴变模型,求解了裂纹尖端附近区域由耗散引起的温度升高。讨论了构形尺寸等对于温度场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波形直流/交流电加载的情况。结果表明:电饱和区机制下引起的裂尖区温升不可忽略。另外。铁电陶瓷的电疲劳问题是阻碍其进一步扩大应用的主要障碍。近来的实验研究发现电循环加载下的蝶形曲线会出现非对称以及缩小和偏移现象。本文考虑了空间电荷对电畴的钉扎及点缺陷的影响,对电疲劳下铁电陶瓷的蝶形曲线进行了理论描述。计算结果表明空间电荷的分布及电性对(反)蝶形曲线的非对称性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点缺陷的作用将影响矫顽场的改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立丽;王松蕊;刘兴江;;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拟模型的比较[J];电源技术;2011年07期
2 王亮;陈怀海;贺旭东;;超高/超声速轴向运动梁的模态频率特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1年02期
3 ;宁波材料所在铁电材料的光伏效应调控方面取得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4 杨东;席陈彬;王凇旸;胡建华;杨彪;孙耀杰;;磷酸铁锂电池的热效应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5 徐盼;夏之宁;李正华;陈刚;;微波化学温度模拟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7期
6 刘晓玲;李传敏;宋飞宇;;活塞杆密封的流体润滑分析[J];煤矿机械;2011年08期
7 刘晓玲;李传敏;;液压系统中往复运动密封机制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1年07期
8 孔祥欣;;谈雷电火灾的发生及预防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9 Dirk Hülsebusch;Simon Schwunk;Simon Caron;Bernd Propfe;;电动汽车的建模与模拟——不同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实施(英文)[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2期
10 陈逸云;;有关交流电表刻度的讨论[J];中学物理;2008年07期
11 兰天前;;关于两道电学试题的讨论[J];中学物理(初中版);1997年04期
12 许文;;探究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J];物理通报;2011年05期
13 刘剑平;张新义;于春战;;空间液体润滑剂弹流牵曳特性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1年07期
14 包镇红;江伟辉;苗立锋;朱庆霞;;非水解和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薄膜的对比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4期
15 张宏献;徐武彬;陈其兵;李冰;;基于LabVIEW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实验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6 张俊杰;王希娟;;基于Preisach的MFIS结构器件C-V模型的改进[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17 赖达峰;;输电线路雷击架空地线断线的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18 王天宇;;对红外线辐射采暖工作原理的简要探讨[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19 言小艾;;电吹风是高辐射杀手吗[J];大众用电;2011年08期
20 彭健;王传彬;李凌;沈强;张联盟;;BaTi_2O_5铁电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寿文;;铁电材料的在循环电载作用下的热效应与疲劳[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余寿文;;铁电材料的本构关系与电疲劳和热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3 周鹏;;种植屋面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丽屏;余寿文;;循环电载引起的热效应对铁电材料断裂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程小劲;徐剑秋;;固体激光器中热效应对晶体介质寄生振荡的影响[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季宇彬;徐昶儒;朱兴杰;李文兰;;电磁辐射的毒理学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苑凯华;邱志平;;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壁板颤振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张会臣;朱均;;胶合失效机理的理论探讨[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张炽敏;李嘉;吴培;;应用超声显像对不同微波辐射天线热效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刘春梅;陈锦云;柯丹;徐杰;雷令;李发琪;王智彪;;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肝热效应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岩松;铁电材料非线性力电耦合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刘彬;铁电晶体断裂与疲劳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3 赵显武;铁电材料压痕裂纹的开裂与环境开裂[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4 吕炜;铁电材料与形状记忆合金的宏细观本构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5 潘劲松;钙钛矿型铁电固溶体在准同型相界附近的结构和性能[D];清华大学;2006年
6 张月萍;冷等离子体处理制备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志刚;大功率固态激光器中的传热与热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8 康七虎;考虑热效应影响的气井试井资料分析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季小玲;高功率畸变激光的传输特性和光束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陈吉欣;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巍;考虑热效应的复合材料壁板颤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李朵朵;齿轮传动动态弹流润滑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罗斌;DDS声光锁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成华;钕玻璃棒状激光器热容运行方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何金玉;激光对小麦UV-B损伤防护和修复作用的热效应机制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孙立辉;强激光与光伏型探测器的相互作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亚平;青藏高原SBR反应器的热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冯桂萍;基于齿面粗糙度的齿轮传动热弹流润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9 方旺胜;层状Sr-Bi-Ti-O铁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朱志武;多点泵浦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波 艾浩 本报记者 金龙;政策热效应的冷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何屹;科学家揭秘铁电材料的光电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3 辛 力;改进铁电材料手机省“芯”[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单士兵;大学生“考证热”的市场“热效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本报记者赵文侠;改编热,注定引来“热效应”?[N];北京日报;2003年
6 孔章圣;洋超市缘何热效应不减[N];江苏经济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蛟;第十年的“特刊”热效应[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康文华 张黛微 记者 张哲浩;我学者发现40倍于普通压电效应的铁电材料[N];科技日报;2004年
9 张来用 田伏长;创新带来热效应[N];中国保险报;2002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海荣;热效应 冷思考[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