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于庆奎  
【摘要】:正升船机是为克服运河或水利枢纽的水位落差而修建的一种通航设施,与船闸相比,升船机具有提升高度大、过船时间短、基本不耗水、以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升船机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欧洲的升船机大多建在人工运河上,其上、下游水位变化的幅度很小, 采用较多的是垂直升船机。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均衡重式垂直升船机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德国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雪松;;高坝洲水电站升船机通过完工验收[J];水力发电;2007年08期
2 沈紫坪;;三峡升船机特点浅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6期
3 杨逢尧,于庆奎;三峡升船机金属结构与机械设备的关键技术问题[J];人民长江;1997年10期
4 郑大迪;关于三峡升船机安全装置的建议[J];中国三峡建设;1998年09期
5 王既民;田咏源;;关于三峡升船机及金属结构的可行性问题[J];人民长江;1990年09期
6 张雷;;三峡升船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入评审阶段[J];水力发电;2008年12期
7 张燎军,傅作新,朱岳明,朱虹;三峡升船机上闸首结构抗震分析研究[J];水力发电;2000年04期
8 朱召泉;俞良正;陶碧霞;;三峡升船机承船厢结构优化设计[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9 于庆奎;方晓敏;;液压技术在现代升船机工程上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8年20期
10 陶亦寿,阮世永,龚壁建,刘敦煌;三峡升船机模型及测量系统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6年04期
11 陈占龙;高国宏;陈建峡;;三峡升船机船厢室段边坡薄层爆破开挖技术研究与探讨[J];葛洲坝集团科技;2010年04期
12 朱虹;邓润兴;;三峡升船机总体布置设计[J];人民长江;2009年23期
13 朱自明;;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型式选择[J];人民长江;1959年08期
14 ;两院院士潘家铮副院长在岩滩垂直升船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鉴定会上的讲话[J];红水河;2000年04期
15 杨慎勤;;升船机:三峡工程的设计句号[J];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05期
16 刘小敏,于庆奎,彭定中;隔河岩枢纽垂直升船机设计研究[J];人民长江;1998年S1期
17 马力;三峡垂直升船机的水工建筑物前期科研小结[J];中国三峡建设;1998年02期
18 ;三峡升船机进入设计优化阶段[J];起重运输机械;2005年04期
19 陈尔杰,白子培;设水力自动门槛的高水头垂直升船机方案——为适应上下游水位变幅大变率快的高水头升船机的技术探讨之一[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0 宋政,石端伟;大型垂直升船机系统动力学特性参数的可视化[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庆奎;;液压技术在现代升船机工程上的应用[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殷鹏威;;龙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设计概述[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任宝良;;三峡升船机风环境与表面风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4 王旭虹;朱虹;汪基伟;;三峡升船机塔柱结构温度变形计算[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5 艾志;丁佩良;顾心愉;宋超;;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垂直升船机承船厢制造安装方案的研讨[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万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机地震反应的智能控制[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陶桂兰;詹世富;朱召泉;;三峡升船机上闸首结构(结合式方案)计算研究[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8 易桂钧;尹从咏;刘荣华;;清江隔河岩第二级升船机箱梁预应力生产性试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汪云祥;扈晓雯;;水口水电站2×500t级垂直升船机总体设计[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10 谭守林;;思林水电站500t级垂直升船机设计布置[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海涛;三峡升船机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钮新强;三峡升船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涂建维;MR阻尼器的研究及其在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上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山;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阮诗伦;三峡升船机耦合系统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李艳;升船机考虑塔柱与承船厢中水动力耦联的地震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韩明岚;三峡升船机中船进出船厢时的动态响应及其有限元的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姜昱汐;三峡升船机中船进出承船厢的附加质量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英;三峡升船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可靠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米娜;三峡升船机中承船厢的索力调整[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红兵;升船机主拖动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陈晓辉;三峡升船机的浅水波位移法与保辛时程积分[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亚玲;2m铣刨机行走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葛洲坝集团在三峡升船机施工中首次引进多卡自动爬升模板[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张晓健;三峡升船机样件螺母柱片在二重通过探伤[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记者 夏静通讯员 郭铁军 彭业华;三峡升船机主体工程在宜昌签约兴建[N];光明日报;2008年
4 孙文涛;七○九所完成三峡升船机监控系统电气设计[N];中国船舶报;2011年
5 记者 小明杨麟 通讯员 刘敏 金锋;三峡升船机开工建设[N];湖北日报;2007年
6 刘敏金锋;三峡升船机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记者 小明通讯员 新中;三峡升船机设计通过审查[N];湖北日报;2007年
8 彭雪松;夹江水工厂高坝洲升船机完工验收 综合技术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通讯员  刘敏 谢凯;船闸专家“论剑”三峡[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杨慎勤;郑大迪与水力浮动式升船机的构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