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侯晓飞诸凯付萌吕静  
【摘要】:对超临界CO2在套管内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超临界CO2换热过程中,质量流率、压力和入口温度的变化对换热性能特性和压降的影响。实验得出,质量流率的变化与换热系数的变化呈正比;而换热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呈反比;入口温度的变化对换热系数基本没有影响;压降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给出了Re和Nu数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毕力;张信荣;;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突扩管中对流换热的流动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2 蒋明辉;;脉冲袋式除尘器喷吹管内流场的模拟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年04期
3 沙心国;杨策;王虎;陈山;;跨声速轴流压气机不同工况下转子激波与导流叶片尾迹相互干涉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1年03期
4 孙典文;;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神华集团成功封存二氧化碳于千米以下地层纪实[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1年08期
5 陈钢;全晓军;郑平;;脉冲宽度及质量流量对微尺度流动沸腾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那旭东;陈显河;党进锋;张辰琳;杨龙;;微波等离子推进器的调试与地面实验[J];应用科技;2011年07期
7 王伟平;;蒸汽流量密度自动计算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5期
8 王小军;任小军;张鹏;潘雁频;;超流氦多孔塞相分离器的研究综述[J];低温与超导;2011年07期
9 宋学升;张丹;王发辉;;土壤源热泵水平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分布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10 鲍伟;马虎根;白健美;谢荣建;;微通道内低沸点工质流动沸腾压降特性[J];化工学报;2011年S1期
11 李文;张冬阳;何平;谭春青;;涡轮盘腔内部流动和换热机理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4期
12 胡献国;王国丰;沃恒洲;徐玉福;;微乳化生物质燃油在喷嘴内部的空化流动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13 冀树德;贾桢;张伟;闫瑞琦;许世永;袁晓燕;;碳平衡法在柴油机排放测试中的应用[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1年03期
14 柳富明;钱振斌;廖幸;马文鑫;申龙涉;;差压式涡街质量流量计在蒸汽计量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1年07期
15 向平;韩宗真;郑卉凌;;大流量高压空气减压阀选型与使用[J];液压与气动;2011年06期
16 冯黎明;高文志;秦浩;谢必鲜;;用于发动机余热回收的往复活塞式膨胀机热力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7 李鹏超;;关于蒸汽流量计量的特点及提高计量准确性的对策[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1年04期
18 张婉萍;李世武;;基于FLUENT的靶式流量计数值模拟与研究[J];煤气与热力;2011年04期
19 扈延林;孙小磊;唐菲;赵庆军;徐建中;;冲压转子流场和轮毂抽吸处理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20 高振勋;李椿萱;;几种超声速横向射流方案混合特性的数值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飞;诸凯;付萌;吕静;;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换热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润;邓政兴;李立华;周长忍;;超临界CO_2法制备复合三维多孔支架材料[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苏力军;裴素鹏;李磊;张永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第三届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士军;陈启元;舟桥重信;;钴(Ⅱ)配合物与卟啉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5 何俊;;温度、共混及共溶剂对溶质在固态高分子相和压缩二氧化碳相间分配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双;王家喜;;改性聚环氧丙烷聚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行为的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团伟;张宝泉;;高压或超临界相态下乙醇发酵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8 苏畅;王小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γ-癸内酯萃取研究[A];2006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制备纳米多孔聚合物薄膜[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10 郝剑敏;奚春宇;才淑霞;赵凤玉;;二氧化碳膨胀环己烷介质中加氢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咏梅;基于差压原理的涡街质量流量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邱广明;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膜与微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丽敏;共轭亚油酸高转化量菌株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陈爱政;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聚乳酸基药物载体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扬;消光层析成像技术及在气体—颗粒流场检测中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7 王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8 王金泉;高密度二氧化碳介质中的聚乙二醇自由基化学[D];南开大学;2009年
9 刘志华;顺酐和有机溶剂汽液平衡及高压二元系统的相行为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朱虎刚;高压下单组分流体pVT性质和二元系统相平衡和临界曲线[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流;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药物营养物复合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松伟;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和传热数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3 刘伟;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换热器的研究及仿真[D];江苏大学;2007年
4 罗佳;超声波/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挤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5 李得飞;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替煤层瓦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秋菊;气动机械手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张红光;流量计量中密度补偿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高翔;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大孔膜中的渗透机理及模型计算[D];天津大学;2005年
9 蒋泰毅;气固两相流速度及质量流量的静电测量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薛峰峰;超临界流体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及无机中空微球的制备[D];郑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携;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实现无损伤[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记者 李闻芝;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实现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孙俊波;超临界CO_(2)替代有机溶剂大有可为[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特约记者 曾敏;光明化研院再获6项专利[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于德福;二氧化碳显威高新领域[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李闻芝;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实现突破[N];中国纺织报;2010年
7 ;火星供能邀二氧化碳作溶剂[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刘长洲 关监宣;选得准 查得好 通得快[N];国际商报;2004年
9 ;美国开发出清洁芯片的环保新技术[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10 孙成龙;细菌推动绿色化工[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