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连铸BFe10-1-1白铜管组织及性能
【摘要】:提出了用水平连铸法生产BFe10-1-1铜合金管坯的方法及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备了φ83×21mm空心管坯,并对铸态管坯的表面质量、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出的管坯外表面光滑,无明显振痕,经激光测位仪测量,内表面表面粗糙度为230μm;管坯凝固组织以柱状晶为主,合金元素在凝固组织中呈树枝状偏析;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管坯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600℃时管坯力学性能急剧恶化,采用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分析,室温下断口呈典型的韧性断裂。
|
|
|
|
1 |
阎志明;李新涛;罗大伟;刘吉东;张红亮;曹志强;李廷举;;水平连铸BFe10-1-1铜合金坯[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02期 |
2 |
岳旭东;陈淑英;常国威;;水平连铸铅黄铜铸锭凝固组织的分析和控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6期 |
3 |
郄喜望;马晓东;李捷;高学鹏;李廷举;;电磁场对Al-1Si合金冷却曲线及凝固组织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06期 |
4 |
李丘林,李新涛,李廷举,金俊泽,刘伟,鲍崇高;空心铜管坯水平电磁连铸过程的电磁效应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5 |
李新涛,李丘林,李廷举,宋艳琴,张金利,金俊泽;电磁场对水平连铸紫铜管表面质量及组织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12期 |
6 |
李新涛;李廷举;张兴国;周文龙;殷国茂;谭建昌;郑龙;宋蕊丽;高林汉;;BFe30-1-1铜合金空心管坯水平连铸探索[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11期 |
7 |
李廷举;金铿;张兴国;茹齐洋;周文龙;王月明;;电磁场对水平连铸锡磷青铜带质量的影响[J];有色金属加工;2006年01期 |
8 |
高学鹏;郄喜望;吴亚萍;李廷举;;电磁场对水平连铸Al-1Si合金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06期 |
9 |
黄锦锋;江建明;邓康;余建波;任忠鸣;;电磁振荡下薄带坯水平连铸的凝固组织[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年08期 |
10 |
李林海,陈宝根;水平连铸拉坯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7年04期 |
11 |
刘义伦;水平连铸液态金属扰动机理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4年06期 |
12 |
钟秋生,刘再勇;水平连铸引拉紫铜工艺初探[J];冶金丛刊;2004年03期 |
13 |
甘雨,范志康,向华兵;碳硅对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耐热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1994年05期 |
14 |
李锋,孙泰礼,尚丽娟,韩行霖;铝线材水平连铸结晶器结构的改进[J];铸造;1995年04期 |
15 |
李贺增;铸态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减磨性能的研究[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6年08期 |
16 |
王海生,时胜利,黄志强,唐华;水平连铸ADI球铁在工程上的运用[J];铸造技术;2004年02期 |
17 |
李新涛;郭照相;赵祥伟;魏笔;陈凤宝;李廷举;;一种白铜管坯的近终形连铸[J];铸造;2007年07期 |
18 |
阎志明;刘辉;李廷举;张小青;曹志强;张小立;;交变磁场及铸造参数对铜管坯凝固组织和性能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S1期 |
19 |
李贺增;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6年04期 |
20 |
李生民,孙旭霞,徐敬文,薛旭,田宇;新型水平连铸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