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连铸BFe10-1-1白铜管组织及性能
【摘要】:提出了用水平连铸法生产BFe10-1-1铜合金管坯的方法及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备了φ83×21mm空心管坯,并对铸态管坯的表面质量、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出的管坯外表面光滑,无明显振痕,经激光测位仪测量,内表面表面粗糙度为230μm;管坯凝固组织以柱状晶为主,合金元素在凝固组织中呈树枝状偏析;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管坯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600℃时管坯力学性能急剧恶化,采用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分析,室温下断口呈典型的韧性断裂。
|
|
|
|
1 |
李林海,陈宝根;水平连铸拉坯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7年04期 |
2 |
刘义伦;水平连铸液态金属扰动机理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4年06期 |
3 |
钟秋生,刘再勇;水平连铸引拉紫铜工艺初探[J];冶金丛刊;2004年03期 |
4 |
甘雨,范志康,向华兵;碳硅对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耐热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1994年05期 |
5 |
李锋,孙泰礼,尚丽娟,韩行霖;铝线材水平连铸结晶器结构的改进[J];铸造;1995年04期 |
6 |
;水平连铸中间包[J];南方钢铁;1995年02期 |
7 |
李贺增;铸态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减磨性能的研究[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6年08期 |
8 |
王海生,时胜利,黄志强,唐华;水平连铸ADI球铁在工程上的运用[J];铸造技术;2004年02期 |
9 |
周维汉,杨扬,钟春生;对水平连铸工艺参数——反推的研究[J];钢铁研究;2005年03期 |
10 |
李贺增;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6年04期 |
11 |
李生民,孙旭霞,徐敬文,薛旭,田宇;新型水平连铸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3年05期 |
12 |
魏永青;;水平连铸发展现状[J];特殊钢;1983年03期 |
13 |
李林海;;水平连铸新技术配套用电液型连铸拉坯控制装置[J];上海有色金属;1985年04期 |
14 |
;水平连铸结晶器内凝固传热数学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1991年02期 |
15 |
詹亦凤,叶长青;水平连铸全连铸的实施与展望[J];钢管;1994年04期 |
16 |
郑晓明,喻寿益;650mm水平连铸机列计算机控制系统[J];湖南有色金属;1994年06期 |
17 |
周筠清,张俊涛,付军隆,魏林;水平连铸二冷区喷水冷却过程数学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8 |
郭学峰,张丰收,朱锦侠,甘雨;水平连铸球墨铸铁型材高温纯扭转试验[J];铸造技术;1996年03期 |
19 |
;水平连铸对“拉漏”的监控效果[J];南方钢铁;1996年01期 |
20 |
;水平连铸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有何特点[J];南方钢铁;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