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玉东董丽君  
【摘要】:为深入研究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本文提出了液压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典型型号的液压减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建立的液压减振器仿真系统有益于液压减振器的研发过程和对机车车辆动力学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永贤;徐雪松;余江松;;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建模与仿真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张芝圃,杜振声,赵士国;减振器组装分解工具两种[J];铁道车辆;1980年09期
3 GIORGIO DIANA;丁旭杰;;铁道车辆乘坐舒适性数学模型及其试验验证[J];国外铁道车辆;2009年02期
4 Felix Martinek;董尧清;;带有调谐减振器的柴油机曲轴扭振加速度[J];国外内燃机车;1983年01期
5 П.И.Горонович;Э.Н.Никитин;;内燃机车动力装置下的等刚度减振器[J];国外内燃机车;1976年03期
6 王奇;铁路车辆油压减振器优化设计[J];铁道车辆;2002年07期
7 鲍维千;;机车车辆垂向悬挂参数分析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8 刘少军;蔡丹;朱浩;;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减振器的天棚阻尼控制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10期
9 ;转9型转向架改进情况简介[J];铁道车辆;1974年04期
10 Л.О.Γрачева;А.Д.Хамоев;李超众;;货车转向架必须现代化[J];国外铁道车辆;1993年02期
11 В.С.Коссов!俄罗斯,顾谦;内燃机车驱动装置悬挂部件可靠性的提高[J];国外内燃机车;1994年02期
12 S.Bruni意大利 ,杨明辉  ,陈清  ,倪文波;主动控制避免铁道车辆蛇行失稳[J];国外铁道车辆;2004年05期
13 罗赟,陈康,金鼎昌;减振器卸荷特性对2B_0动力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4 姚建伟,孙琼,章润鸿,叶柏洪,李国顺,刘玉学,金炜,范荣巍;铁路机车车辆半主动控制减振器的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制[J];铁道机车车辆;2004年S1期
15 杨建伟;黄强;;铁道客车横向振动半主动控制技术[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年02期
16 赵云生;提速客车油压减振器的阻力特性和试验方法分析[J];铁道车辆;2003年01期
17 萧颖;潘大德;;柴油机数学模型的模拟和仿真[J];内燃机车;2011年03期
18 邵建敏,刘建秀,肖玲;机车电磁阀液压减振器的设计[J];机械制造;2001年09期
19 罗德昭;D09-32型捣固车司机室锥形减振器的减振特性研究[J];机车车辆工艺;2004年06期
20 李克兴,戴家骥;弹性胶泥减振器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上)[J];铁道车辆;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东;董丽君;;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系统仿真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玉东;董丽君;;铁道机车车辆液压减振器系统仿真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3 袁玉森;;高速接触网承力索弛度计算数学模型及算式[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洪涛;;技术计划空车调整的数学模型[A];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一)[C];2005年
5 吕可维;;长大货物车曲线通过仿真分析[A];实践 开拓 创新——2008年特种货车技术发展与需求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丁问司;曹诗军;;基于模糊控制的高速列车半主动减振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7 周立方;唐孝飞;;基于物流功能区划的既有铁路货运站场优化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施亚农;;产成品智能化仓库的系统结构[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智勇;赵静一;覃艳明;王金祥;;TLC900型运梁车电液转向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健;王闽南;霍春宝;全国庆;;内燃机车柴油机闭环在线相关辨识[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建伟;高速车辆横向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周慧娟;铁路应急管理中的预案管理与资源配置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牟峰;铁路车站取送车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进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蔚;重载列车机车无线重联同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6 刘永强;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控制与时滞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马新娜;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机车横向振动控制与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辉;减振器动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龙飞;减振器动力学性能试验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顾永辉;轨道车辆垂向振动性能研究及减振器阻尼参数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盈;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及动态性能仿真[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5 姚楠;电气化铁道牵引网基波与谐波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柳仁川;基于电流变和DSP技术的轨道车辆减振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樊友权;高速列车减振器试验台的研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韩旭东;青藏铁路超长距离输电线路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朱晓航;基于FPGA的应答器报文译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瑾;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模型与算法[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程果;为青藏铁路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N];青海日报;2006年
2 钱铮;日本铁路节能升级 新型列车投入运营[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余晖;零部件企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孔迪;风险管控整合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