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摘要】:本文以中国各个省市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2003~2007年的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外RD对我国技术进步水平溢出的动态效果从宏观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水平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果,而ODI渠道的溢出效果则显著为负;在区域层面,进口贸易渠道的RD的溢出效果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FDI渠道的RD的溢出效果呈现出中部最强,东部次之,西部为负的格局,ODI渠道的RD的溢出效果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为负的格局。
|
|
|
|
1 |
王炜瀚;R&D与横向一体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
2 |
巴连良,王志田;山东高校R&D资源清查与科技统计分析研究[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3 |
马风华;信息不确定下R&D项目投资时机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
4 |
刘向华,李楚霖;不确定竞争市场的R&D投资决策分析[J];经济数学;2004年01期 |
5 |
张坚
,陶树人;基于遗传算法的R&D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4期 |
6 |
张运生,曾德明,秦吉波,张利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D绩效评价系统[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2期 |
7 |
郇志坚;井辉;;高技术产业纵向一体化与拆分——以诺基亚和高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5期 |
8 |
李莎;刘思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成本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08期 |
9 |
闫庆友,郭红珍;对《R&D成功后的授权策略》的几点修正[J];预测;2004年06期 |
10 |
栾明;赵黎明;;组合预测方法在R&D支出预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11 |
彭中文;吴朝霞;;人力资本与R&D溢出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6年04期 |
12 |
刘佳;陈飞翔;黎开颜;;开放条件下的R&D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
13 |
周丹;杨晓玉;;黑龙江省R&D投入强度灰预测[J];商场现代化;2008年02期 |
14 |
纪延光,徐启华,韩之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R&D项目过程质量度量[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6期 |
15 |
毕志伟,王彦,李楚霖;一类投资价值为变量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Nash解问题[J];经济数学;2003年04期 |
16 |
张德昌;;自然垄断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和降低成本R&D的激励[J];商场现代化;2005年30期 |
17 |
楚天骄;杜德斌;;中国R&D投资环境的竞争力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2期 |
18 |
张赤东;郑垂勇;;区位基尼系数与中国工业企业R&D资源地区差异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
19 |
杨硕;;R&D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分析法简评[J];经济师;2007年08期 |
20 |
周兵;冉启秀;;西部地区R&D投入与产出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