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摘要】:自由现金流处于经理人控制之下,而且,经理人的报酬(包括显性报酬和隐性报酬)通常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经理人有可能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私人收益但损害公司价值的非盈利项目,如果公司治理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约束效应,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投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并没有使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高额的经理人薪酬也未缓解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状况。总体而言,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对"过度投资"发挥实质性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