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丽娟  
【摘要】:正中国社会转型期造就了一个政治宽松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融合了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博客社区应运而生。它以"自由、开放、共享"的传播理念,形成了全新的"5W"模式,进而孕育了脱离权力控制的人际交往空间和展开公开讨论的人际交往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空间,博客社区促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国斌;;博客传播的社会功能探析[J];新闻采编;2011年01期
2 刘虎;;从“博客”中窥探话语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3 沈晓梅;;微博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话语空间——以人民网两会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4 袁楚;;轻博客之争[J];互联网天地;2011年07期
5 徐红昌;张静茹;;微博客作为新型传播媒介的构建意义[J];中国报业;2011年04期
6 贾敬华;;尴尬的轻博客[J];互联网天地;2011年08期
7 李慧;;名人博客与草根博客[J];新闻窗;2011年03期
8 周雪怡;;公共领域理论的微博应用[J];青年记者;2011年24期
9 张志明;;博客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10 论剑;;超女博客:想唱就唱,想写就写[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1期
11 熊剑书;邱新有;;网络中观点表达的自由市场——兼论作为公共领域的QQ群组的个案分析[J];新闻知识;2011年07期
12 王长潇;;从匿名狂欢到公民智慧——博客对社会影响方式的转变[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13 詹国枢;;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J];青年记者;2011年19期
14 仝菲;;从时间变迁看报刊构筑公共领域的变化——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南方周末》评论版为例[J];青年记者;2011年26期
15 ;什么是“博客”[J];求知;2005年02期
16 朱佳佳;;SNS能否开启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渠道[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17 王浔平;;博客产业发展的策略与趋势[J];声屏世界;2011年07期
18 司葆华;;名博种种[J];华人时刊;2011年08期
19 程军栋;王永利;;大学生博客参与状况调查报告[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20 孙晓雷;刘静;;博客广告发展面临的困境[J];青年记者;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王丽娟;;理性匮乏与博客文化建设——论公共领域视野下博客社区的现实建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春燕;;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王斌;严敏婵;陈晖;朱忠;;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程莉;;博客MSN Spaces使用动机初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姜洪伟;;博客写作的类型与文体特征探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陈丹娥;;《博客人生》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9 李珍;胡晓檬;;大学生个人博客使用情况及其人格特征分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红梅;;博客使用动机和使用状态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翀;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徐迎春;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10 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琤;论微博客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珍;论政治博客对协商民主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从学;博客与传媒互动中的公共领域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4 于燕云;网络媒体微博客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欢;论博客与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谢英香;博客网络位置影响力测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朱丹辉;大学生博客现象及其导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敏霞;基于学术博客的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傅翘楚;科学传播理论视野下的科学博客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10 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明胜;政治博客的现状、作用、困境及走向[N];济南日报;2009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沈湘平;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3 陈佳;博客网:拓展女性话语空间[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陈立强;博客:私人话语与公共话语的信息交锋[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编译 王金元;手机将成博客工具[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塞缪言;博客一二三[N];财经时报;2003年
7 尚进/文;网络电台:声音博客能否化叛逆为利器?[N];财经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熊川;个人媒体势力崛起[N];财经时报;2005年
9 ;博客:在网络世界里分享和交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早报记者 曹敏洁;“移动博客”或是一座金矿[N];东方早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