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孔径深度判别的一个改进方法
【摘要】:深度估计是机器视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的应用在增强现实和模式识别等领域里。目前深度获取的方式很多,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计算中缺乏必要的约束条件,深度信息是很难从单次拍摄的图片中获取的,编码孔径深度获取是计算摄影学中的一种方法。只需要对镜头稍做改进,就能够在计算中加入先验知识,从而实现深度的获取。现有的判断图像中某一区域的深度的方法是计算图像中的卷积误差与导数因子之和,此值最小所在层即判断为该区域所在深度层。但是,这种计算的误差较大,对于不同的源图像需要调节不同的参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判断方法。由于canny算子对于振铃效应非常敏感,同时对模糊图像的边缘也能做出较好的判断,因此针对于编码孔径法恢复出来的图像序列,我们使用canny边缘检测结合形态学的计算方法为每一幅图像评分,然后判断该序列中哪一幅图为所需要的图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有效。
|
|
|
|
1 |
程鸿;章权兵;宫炎焱;;一种新的基于散焦图像的深度恢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2期 |
2 |
田涛,潘俊民;基于矩保持法的散焦图像深度估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3 |
田涛,邓兵,潘俊民;基于景物散焦图像的距离测量[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2期 |
4 |
钟志光;易建强;赵冬斌;洪义平;李新征;;一种鲁棒的只需两帧图像的姿态估计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5年04期 |
5 |
吴剑煌;刘伟军;王天然;赵吉宾;;一种带噪声的密集三角网格细分曲面拟合算法[J];软件学报;2007年02期 |
6 |
张大志;王勇涛;田金文;王长青;郭勤;;基于单目视觉系统的远距离场景重建算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
7 |
王炜;李国中;熊志辉;徐玮;;全向立体成像系统场景深度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1期 |
8 |
蓝建梁;丁友东;黄东晋;吴冏;;基于多尺度纹理能量测度的单幅图像深度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1期 |
9 |
江静;张雪松;;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估计方法[J];光电技术应用;2011年01期 |
10 |
李乐;张茂军;熊志辉;徐玮;;基于内容理解的单幅静态街景图像深度估计[J];机器人;2011年02期 |
11 |
杨晓洁;杨宇红;王慈;;多聚焦散焦图像复原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8期 |
12 |
程浩;王龙海;;三维视频中深度信息估计算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
13 |
元辉;常义林;刘晓仙;刘河潮;卢朝阳;;保持空间准确度与时间一致性的深度估计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4 |
王剑;王元庆;;基于双焦成像的单眼立体视觉算法[J];机器人;2007年01期 |
15 |
章权兵;宫炎焱;;一种新的基于散焦图像的摄像机标定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
16 |
李乐;张茂军;李永乐;张文琪;熊志辉;;前景时空域分析和背景理解相结合的2D/3D视频转换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5期 |
17 |
钟志光;林雪明;吴振谦;蒋伟刚;;一种基于点对的姿态估计和结构恢复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1期 |
18 |
丁石因
,林书煌
,杨俭华
,齐慧
,吴孝德
,林淑芬;消除旁瓣噪声和象畸变的X线编码三维成象系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9 |
林宙辰;石青云;;用二进小波消除磁共振图像中的振铃效应[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年03期 |
20 |
刘晓辉,郭成安,胡家升;惯性约束聚变中环孔编码图像恢复的改进维纳滤波方法[J];光学学报;2004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