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采用 BIOLOG 微平板和磷酸脂肪酸(PLFA)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发生明显改变,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强、代谢快,对各类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高。PM 和 RS 处理的 AWCD 值要高于 CF 和 CK。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肥可以显著提高 Shannon 指数、McIntonch 指数(U),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丰富度。对 AWCD 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选择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各个单体磷脂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在不同的施肥处理中差别很大,具有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分析发现15:1ω6c、17:0 3OH 这两种脂肪酸仅出现在施有机肥的处理中,表征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磷脂脂肪酸其相对含量在各个施肥处理中也明显不同。CK 和 CF 处理的G~+/G~-值显著高于 PM 和 RS 处理(P0.05)。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饱和、环状等脂肪酸在 RS 和 PM 处理土壤中含量丰富。而在 CK 和 CF 处理土壤中构成微生物细胞膜的磷脂大多数是饱和直链脂肪酸。
|
|
|
|
1 |
时亚南;张奇春;王光火;郭海超;;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5期 |
2 |
林德喜;胡锋;范晓晖;杨林章;;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水稻土磷素转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
3 |
徐守明;王向阳;王恒祥;宋银桂;罗娟;;沿海水稻土3414肥效试验研究[J];农技服务;2010年02期 |
4 |
王本芹;孙静红;;沿海地区水稻土水稻肥效试验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4期 |
5 |
夏文建;周卫;梁国庆;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陈云峰;;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1期 |
6 |
刘艳丽;胡锋;张斌;;长期施钾肥水稻土对铵离子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土壤;2008年04期 |
7 |
蒋和,翁文钰,林增泉;施肥十年后的水稻土微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的研究[J];土壤通报;1990年06期 |
8 |
乔洁;毕利东;张卫建;沈仁芳;张斌;胡锋;刘艳丽;;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中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土壤;2007年05期 |
9 |
杨志臣;吕贻忠;张凤荣;肖小平;刘沫;;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
10 |
潘遵谱,余月梅,许学前,吴敬民;免耕水稻土供肥能力及肥效变化[J];江苏农业学报;1987年02期 |
11 |
彭福泉;吴介华;;水稻土的腐殖质组成[J];土壤学报;1965年02期 |
12 |
刘雄德;湖北省水稻土磷素供应状况及其化学预测法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83年12期 |
13 |
应维南,孙家干;海积母质水稻土发育过程中磷的迁移[J];土壤通报;1987年05期 |
14 |
梁文兴;叶美俭;郑志贤;;广州市水稻土有效锌含量及锌肥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1989年06期 |
15 |
向万胜,苏以荣,何电源,廖先苓;湖南省主要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水稻土有效硅的含量状况[J];土壤肥料;1993年02期 |
16 |
吕艳玲,杨绍聪,饶敏,杨立波;玉溪市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变化与磷肥肥效[J];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04期 |
17 |
方萍,谢锦良;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1期 |
18 |
高淑涛;李华兴;郭庆荣;;广东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钾素的固定与释放[J];土壤通报;2006年01期 |
19 |
漆智平;张黎明;桑爱云;曹启民;王华;魏志远;唐树梅;;海南水稻土有机质的时空变异[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
20 |
漆智平;魏志远;李福燕;唐树梅;;海南水稻土养分时空变异特征[J];土壤通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