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和水份条件对土壤铜溶解度的影响(摘要)
【摘要】:鉴于土壤重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pH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为此,我们研究了添加2种有机质(阔叶林凋落物堆肥和紫云英)和2种水分条件:(1)湿润一60%田间持水量;(2)持续淹水,对一个砂质粘土(pH6.59,粘粒21.12%,有机质32.19留kg)中内源铜(I乐6mg/kg)和添加铜(一oomglkg,以euNO3加入)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同处理的土壤被放置在一个生长室内进行。生长室的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80%,整个培养持续了150d,分别在第l,8,30,60,100和150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当土壤pH在5一7.6之间时,添加堆肥处理和未添加任何有机质的处理的土壤中铜的溶解度随pH的升高而升高,这种升高被归结为在较高的pH条件下溶解态有机质(DOM)浓度的升高及其对CuZ+的络合能力的增强。当添加铜并淹水的条件下,添加堆肥降低了铜的溶解度。但在60%田间持水量的条件下,添加堆肥则没有明显改变铜的溶解度。紫云英对铜溶解度的影响比堆肥强烈的多,在淹水条件下更是如此。在培养初期,紫云英提高了铜的溶解度;但在培养后期,紫云英则降低了铜的溶解度。紫云英通过降低pH和Eh、提高溶解态有机质(DoM)浓度和固态有机质(s OM)含量而影响铜的溶解度。氧化还原电位也是控制土壤中铜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淹水条件下土壤铜的溶解度比湿润条件下普遍更高。还原条件下土壤铜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土壤氧化铁矿物的还原溶解,从而使原来被吸附固定在氧化铁矿物上的Cu2+释放出来;氧化铁矿物的还原溶解产生了更多的溶解态的Fel+,Fez+对吸附点位的竞争也导致了Cuz+吸附的降低、铜溶解度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