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巴沟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量化研究
【摘要】:分形理论和方法为地貌学的非线性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分形基本理论和GIS技术,对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岔巴沟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进行了量化研究,提出了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依此获得了岔巴沟流域及各支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研究表明,岔巴沟流域及各支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均小于1,且与流域面积保持很强的正相关;分形信息维数揭示了流域地貌形态复杂本质的量化特征,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中宏观地貌形态因子的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
|
|
1 |
朱永清,李占斌,崔灵周,鲁克新,李鹏;基于GIS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与等高距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1期 |
2 |
朱永清,李占斌,鲁克新,崔灵周;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信息维数与像元尺度关系研究[J];水利学报;2005年03期 |
3 |
;地貌奇观——岱崮地貌[J];山东国土资源;2008年03期 |
4 |
韩羽;赵牡丹;安巧绒;何振芳;;DEM地形复杂度对坡度提取的影响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
5 |
毋河海;;地貌形态自动综合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1年01期 |
6 |
赵美华;;分宜县地貌形态与降水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1期 |
7 |
金应春;《典型地貌样图选集》的编制[J];测绘科学;1986年05期 |
8 |
管频;;甘肃公路地貌形态的分类指标及类型图*[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9 |
马守知;;中国独特的四大砂岩地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年03期 |
10 |
许世远,孙以义;地貌形态模拟[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
11 |
张会平,张恒兵,杨农,张岳桥,孟晖;基于GIS的岷江上游地貌形态初步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3期 |
12 |
朱永清,李占斌,崔灵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13 |
王妍;刘洪斌;武伟;宁茂歧;;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地貌形态信息统计分析[J];测绘科学;2006年02期 |
14 |
王雷;朱杰勇;周燕;;基于1∶25万DEM昆明地区地貌形态特征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1期 |
15 |
沈中原;李占斌;武金慧;王民;;流域地貌形态分形布朗运动(FBM)分维数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6 |
高亚峰;焦慧元;;太行山嶂石岩地貌与云台山地貌特征[J];城市地质;2007年04期 |
17 |
周访滨;刘学军;;基于栅格DEM自动划分微观地貌形态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2期 |
18 |
钟业勋;胡宝清;朱根雄;;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体系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9 |
曹伟超;陶和平;孔博;刘斌涛;孙玉莲;;基于DEM数据分割的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自动识别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3期 |
20 |
曹伟超;陶和平;孔博;刘斌涛;孙玉莲;;青藏高原地貌形态总体特征的GIS识别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