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GIS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及其在汉江中下游应用

史志华  蔡崇法  丁树文  王天巍  李朝霞  
【摘要】:根据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需求,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研究设计了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数据库的组成,并建立了可运行的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支持下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除直接入江的区域外,唐白河是汉江氮磷的主要贡献者,它的总量都很大。其次是汉北河的溶解态氮磷和南河的固态氮磷。按单位负荷统计显示竹皮河的溶解态氮(1.82kg/ha)、唐白河的溶解态磷(0.13kg/ha)、北河的固态氮(1.23kg/ha)和磷(0.64kg/ha)都是较高。从利用方式上看:水田的是汉江的氮磷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贡献者,一是它的单位负荷大,二是面积大,在研究区就达12034km2;其次是旱地,它的单位面积负荷虽然比水田低,但它的分布广。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对有效的保护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控制汉江流域水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化肥滥用是农业面源污染重要原因[J];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02期
2 章芹;朱永恒;;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及综合治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6期
3 张文海;;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4 方俊飞;蔡燕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5 高锦华;;发展农村沼气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5期
6 ;专家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策略性理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28期
7 潘如玉;陈晶;袁静;楼康怡;贾彤辉;丁恩俊;谢德体;;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8 许静;陈永快;曹志全;邹晖;;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J];福建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9 张勇;张壬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节能减排[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10 戴国章;;荔城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5期
11 黄秋婵;韦友欢;韦方立;梁明明;;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李从平;;云阳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1期
13 汪洁;马友华;栾敬东;王桂苓;李冬;;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14 杨飞;;江苏省沛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11年03期
15 黄绍平;姚月华;吴常青;陈奕良;夏瑞满;程亚平;叶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16 胡心亮;夏品华;胡继伟;林陶;陈晗;;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7 龙高飞;蒲玉琳;谢疆;;农业面源污染的植物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8 晏萍;罗建中;;珠江三角洲面源污染的排放特征[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19 石应;古佩;曹俊;陈红兵;卢进登;;汉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5期
20 张翠英;张春玲;刘晓玲;谢宾;李恒德;;莱芜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志华;蔡崇法;丁树文;王天巍;李朝霞;;基于GIS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及其在汉江中下游应用[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润圭;;浅谈治理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思路[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杜传德;孙维山;孙航;谢峰;姜宝义;;哈尔滨市农业面源污染初步调查及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曾亚文;杜娟;申时全;普晓英;张浩;桂敏;;作物种质资源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作用探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燕惠民;;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仲雪梅;张剑华;孙庆年;;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 努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侯绪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走生态农业之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A];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言献策研讨会论文选[C];2007年
8 葛继红;;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农业面源污染——以江苏省为例[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9 姜达炳;谭勇;;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叶恩发;黄金煌;;加强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早弘;农业面源污染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冯孝杰;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西南大学;2005年
4 杨志敏;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柳建国;畜禽粪便污染的农业系统控制模拟及系统防控对策[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常晓丽;农业面源水污染对水生昆虫的波动性不对称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丁恩俊;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胡永定;徐州沛沿河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袁平;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许磊;南太湖农业面源污染区小型浅水湖泊水质变化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沈霞林;中国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蔡增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桂华;饮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美跃;以农业服务体系重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慧;构建经济激励机制及服务体系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7 钱晓雍;上海淀山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对淀山湖水质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宋涛;南四湖沿岸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文;西南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纬栋;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模型计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利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与建议[N];乐山日报;2009年
2 李亮 廖运正;宣汉县政协支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N];四川政协报;2009年
3 阮兴文;多措并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N];人民日报;2009年
4 康忠 见习记者 阮桑桑 记者 王小刚;市政协督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案[N];南昌日报;2009年
5 刘文 何晓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容忽视[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6 何凤均;珙县多策并举防农业面源污染[N];四川科技报;2009年
7 韩良华 徐一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N];宜兴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柯士雨;下半年实施两万亩农业面源污染治理[N];贵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廷艳;省农委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N];协商新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晓东;江苏严控农业面源污染[N];江苏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