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砂姜黑土小麦锌氮配施效应的研究

李录久  李文高  殷雄  陈勇  何义斌  李国  
【摘要】:通过多年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锌氮配施效应及对土壤有效锌氮含量和后作大豆的残效。结果表明,配合锌氮肥施用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增加小麦体内干物质的积累量,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含锌含氮水平,积累更多的锌和氮,改善经济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盆栽小麦增产9.26%~16.8%,大田小麦平均增产率为7.15%~13.8%。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65.1%~96.2%,碱解氮含量升高8.45%~38.9%,对后作大豆具有明显的残效作用。盆栽大豆增产9.73%~25.7%,田间试验增产6.72%~16.6%。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呈芬;小麦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马新明,高尔明,杨青华,王小纯,姚向高,王丽娟,焦有;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与玉米生长关系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朱宏斌,张玉平,叶舒娅,王文军;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砂姜黑土锌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1期
4 丁维新;砂姜黑土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微肥增产效应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9年S1期
5 吴文荣;;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模式设计与实施[J];安徽农业科学;1983年04期
6 张子健;张树义;邓自成;张文鼎;城项县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指挥部、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砂姜黑土课题组;;砂姜黑土花生地膜覆盖高产试验总结[J];河南科技;1985年04期
7 何传龙,闫晓明;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培肥改土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8 王天中,赵清友,李令英;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及其分类[J];土壤通报;1981年06期
9 何静安;刘全义;;砂姜黑土小麦施肥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1983年10期
10 丁文盘;夏文光;连文楷;;砂姜黑土小麦分蘖消长动态及产量结构[J];河南农业科学;1984年08期
11 颜廷梅,张喜群,徐琪;稻草对砂姜黑土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J];土壤;1993年01期
12 马友华,罗孝荣,陈邦本,方明;砂姜黑土植烟后土壤钾变化及施钾对烟草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5年04期
13 李贵宝,焦有,孙克刚,王英,高尔民,马新民,郑义,孙笑梅;砂姜黑土的固钾特性和小麦施用钾肥的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2期
14 ;皖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与高效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1年11期
15 马培真;孟祥贞;;砂姜黑土地夏大豆高产技术经验[J];河南农业科学;1987年12期
16 马丽,张民;砂姜黑土的发生过程与成土特征[J];土壤通报;1993年01期
17 闫晓明,殷雄,吴清鹄;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2期
18 杨青华,高尔明,马新明;砂姜黑土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动态研究[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19 孙华,孙波,张桃林,熊德祥;退化砂姜黑土的无机磷特性及其活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0 王小纯,马新明,郑谨,赵巧梅;粉煤灰施入砂姜黑土对麦田重金属元素分布影响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录久;李文高;殷雄;陈勇;何义斌;李国;;砂姜黑土小麦锌氮配施效应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录久;张祥明;郭熙盛;张琳;;氮钾配施对冬甘蓝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赵斌;赵竹;;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永昌;钱家骁;蒋蔚然;何同宾;任希堂;杨延潘;;山东省土地资源分类[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5 徐宗进;宋永斌;陈其通;李毅;刘静;;水稻高产精确施氮肥技术初探[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6 杨新志;杨峰;李彦玲;;实施综合防治 小麦亩产超千斤[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7 王群;李潮海;李全忠;薛帅;;紧实胁迫对不同土壤类型玉米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陈永宁;胡宏祥;;合肥江淮分水岭农田区重金属污染源研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世济;崔权仁;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安徽省烟区土壤和烟叶镁含量状况与镁肥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常江;杜艳;姚艳娟;;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群;土壤紧实胁迫对玉米根土系统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录久;施用氮磷钾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王衍安;苹果树锌运转分配及缺锌对其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谭文峰;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5 杜君;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军;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2 赵燕;河南省砂姜黑土系统分类归属及代表土系的建立[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合满;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有效锌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红飞;重金属污染对安徽主要类型土壤特性及对油菜—水稻土系统的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峰;外源稀土在安徽省主要农业土壤中形态分布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6 林青;土壤中重金属Cu、Cd、Zn、Pb吸附及迁移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贾黎;腐殖酸对La、Nd的吸附及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丽娟;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倪纪恒;不同土壤类型与调控措施对烟草根系生长与分布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徐宗进;东海县水稻高产定量施氮肥技术与应用[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抵抗自然灾害技术主攻方向[N];农民日报;2011年
2 孙克刚;增强地力从补“钾”开始[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3 记者 纪新建通讯员 赵入德;当前小麦苗情好于历年同期水平[N];蚌埠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长峰;碧水蓝天故乡情[N];科技日报;2005年
5 胡启山;怎样提高碱性土壤肥效?[N];农资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卫国 本报通讯员 颜世燃;科学施肥 适时划锄 合理浇水 防病治虫[N];济宁日报;2006年
7 夏树 汪洋;共商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N];农民日报;2006年
8 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 任跃全;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N];山东科技报;2007年
9 赵学风;新蔡农民让农作物品种“升级”[N];驻马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史力;“增产20亿斤”还要跨哪些台阶[N];安徽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