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薄膜太阳电池中硅膜的光吸收的新方法
【摘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氨水、酒精(EtOH)、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乳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衬底的上表面制备出一层最大粒径在400nm左右的SiO2颗粒,利用这层颗粒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增强Si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在相同的沉积条件下,分别在带有该层颗粒的玻璃和普通玻璃的上表面沉积了同样厚度的Si薄膜,制成两组样品。通过测量这两组样品的漫反射率和透射率以及样品Si薄膜的暗电导和定态光电导,证明该层颗粒增强了Si薄膜的光吸收,有一定的实用前景。
|
|
|
|
1 |
聂尊誉;;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应用铜铟硫薄膜太阳电池并网发电[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
2 |
杨萍;;薄膜太阳电池市场发展评析[J];太阳能;2009年11期 |
3 |
陈凤翔;汪礼胜;祝霁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11年02期 |
4 |
刘玉珩;;太阳电池发展简史[J];太阳能;1981年02期 |
5 |
沈辉;陈菊芳;郑广富;;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7年10期 |
6 |
刘玉珩;;几种薄膜太阳电池的新进展[J];太阳能;1984年02期 |
7 |
胡宏勋;;多晶薄膜太阳电池的现状和发展[J];太阳能;1986年04期 |
8 |
陈幼松;薄膜太阳电池的开发动向[J];太阳能;1994年02期 |
9 |
孙云;李长健;李凤岩;敖建平;何青;;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07年07期 |
10 |
李长健;乔在祥;张力;;Cu(In,Ga)Se_2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Ⅱ)[J];电源技术;2009年03期 |
11 |
方小红;;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发展[J];新材料产业;2009年03期 |
12 |
杨洪兴,郑广富,文卓豪,安大伟;太阳电池新材料新方法[J];太阳能学报;2002年03期 |
13 |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光能转换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4期 |
14 |
刘玉珩;全玻璃封装的硫化镉薄膜太阳电池[J];太阳能学报;1981年02期 |
15 |
艾晓彬
,沈辉
,胡芸菲
,班群
,王晓晶
,廖显伯;颗粒硅带设备和快速加热化学气相沉积系统[J];太阳能;2001年04期 |
16 |
孙洪福,汤华娟,王承遇,柳鸣;玻璃基片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与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
17 |
艾斌,沈辉,班群,梁宗存,陈如龙,施正荣,廖显伯;外延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和特性研究[J];中国科学E辑;2004年11期 |
18 |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光能转换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6期 |
19 |
陈光华;薄膜太阳电池的最新发展——出席第五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J];甘肃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
20 |
陈善海;;低成本高效CdTe太阳电池[J];太阳能;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