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余乐渊赵军王一平宋德坤  
【摘要】:利用可再生能源,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一个生态节能建筑为例,利用新型的太阳能光、热、电复合转换器和地源热泵系统向建筑居民供暖、制冷、供电以及提供生活热水,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地表热能、太阳能减少建筑体的化石燃料的消耗。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得到了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热、电、光联供的热力、经济和环保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喻依兆,何屏;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2 白生菊;青海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浅析[J];青海科技;2005年05期
3 杨解君;蔺耀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及其立法协调[J];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01期
4 温克刚;加大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J];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03期
5 李泽辉;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发展态势[J];江西能源;2002年04期
6 韩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发布太阳能行业迎来新机遇[J];电器;2006年02期
7 曾金胜;聚焦可再生能源立法[J];时代潮;2005年Z1期
8 王金花,林聪,王宇新,许海玲,钱靖华,彭英霞;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4年06期
9 刘乃玉;几种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远景[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温克刚: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J];建设科技;2005年06期
11 张正敏,朱俊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能源;1999年10期
12 ;国家鼓励发展地热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6期
13 ;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促进项目[J];中国能源;1999年01期
14 连元霞;董克军;潘毅;;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和发展方向[J];能源工程;1991年01期
15 陈昆泉;关于我省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建议[J];江西能源;2002年04期
16 康艳兵,马志永;建筑节能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J];中国能源;2002年06期
17 ;信息[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5年02期
18 洪适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面面观[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9年01期
19 ;二○○○环境和可再生能源国际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J];中国能源;2000年06期
20 李艳芳;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乐渊;赵军;王一平;宋德坤;;生态节能建筑的新能源利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冯曙斌;;新能源、新产业、服务新农村[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成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狄崇兰;;江苏省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贾静;于华;苏雁;冷朝阳;张树兴;;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杜德利;曹国璋;;太阳能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鲍印清;;发挥承德气候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经济[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欧阳红;杨金莲;;岳阳市能(资)源消耗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雏议[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田宜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供应问题[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姚良卿;;浅析新型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婷;中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郭晓昱;河南省推广、利用新能源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芦晓伟;吉林省秸秆资源利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毛润琳;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框架之建构[D];武汉大学;2004年
5 吕忻;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洽(无党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委员发言选编)[N];人民日报;2002年
2 雅俊;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尚需解决一些问题[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陈寿春;待挖掘的“富矿”[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 理由;《可再生能源——燃料和电力之源》将出版[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记者 邹声文 沈路涛;可再生能源电量有多少买多少[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程路;可再生能源有望替代传统能源[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刘钢;德大兴可再生能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冯晓芳 刘羊;我国新能源发展为何滞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9 林琳;气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有作为[N];中国气象报;2005年
10 记者 李宇宁;外商资助渔村开发可再生能源[N];广西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