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文化助推山西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摘要】:目的:山西是形意拳文化的起源地,拥有丰富的形意拳文化资源和群众基础。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审视形意拳文化对山西省地方建设的作用,是对形意拳的再认识,有助于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寻找民族传统文化转型方向。旨在针对形意拳文化的特点和地方需要,总结一套切实可行的形意拳文化与山西省地方各事业结合发展的方案,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后预计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最大程度发挥当地文化特色,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形意拳文化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相关现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的查阅、检索、分类、梳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结果:1.形意拳文化与区域旅游结合。以形意拳文化为主的旅游属于民俗体育旅游,同时也属于武术旅游产业,近年来,我国武术旅游产业发展成上升趋势,如少林寺、陈家沟、武当山等,都已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格,其名声享誉中外,是武术旅游产业成功的典范。形意拳是四大名拳之一,拥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文化传承,与三晋文化紧密相连,将形意拳文化与区域旅游相结合,对于山西省而言,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形成地标性文化旅游品牌;对于旅客而言,可以强身健体,体验武术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形意拳本身而言,有利于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形意拳练习,促进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以及产业转型。2.形意拳文化与学校体育结合。目前,山西省的部分学校已经将形意拳纳入课程学习规划,如太谷县中小学将形意拳列入教学大纲,其辐射范围广,从小学至大学都有涉猎。学校的形意拳课程开展效果良好,大部分习练者认为起到了强身健体、提高自信心等作用,并通过课程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极大丰富了课余生活。形意拳文化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点,形成乡村教育特色。3.形意拳文化与全民健身结合。大多形意拳习练者选择在较为空旷的公园、广场进行练习,多人共同练习有助于交流、切磋,提高水平,并且形意拳的练习对提高全民体质、丰富社会生活、感受传统文化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将形意拳文化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对于提高乡村文化生活有着促进作用。4.形意拳文化助推山西乡村振兴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上,利用形意拳文化资源,开发各项体育产业,开展相应的旅游地、文化节、交流会、赛事等,引起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关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高城市形象和影响力,促进当地产业繁荣;对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形意拳文化的传承上,形意拳文化中包含了儒家、道家等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从儿童时期开始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尊师重道、爱家爱国等优良的品格,另外其包含的阴阳、五行等道家文化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明悟道理。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山西省是形意拳文化传承地,人们对形意拳文化接受度高,容易在人群中推广,并且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将形意拳文化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促进百姓安居乐业,维持社会平稳发展。结论:形意拳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山西省独具特色的地方代表文化,将形意拳文化与区域旅游、学校教育、全民健身相结合,融入地方百姓生活,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的手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形意拳文化助推山西乡村振兴要实事求是,选择合适的、符合民意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发现、改正问题,多尝试,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