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梅张永春  
【摘要】: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展现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风格、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依托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体育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建党百年的浓郁的革命文化氛围中,探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实践价值。理论层面: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丰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内涵,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传承性与趣味性。实践层面: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载体与媒介,既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人们的历史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二、研究方法:本文拟借助延安大学图书馆这一平台,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库,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采用调查研究法,实地走访当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挖掘有关素材。三、研究内容:本文分3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系统梳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将其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在剖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第三部分,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为导向,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为契机,多角度探究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四、研究结论: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具有内容形式主体化、传承过程动态化、场域效果隐形化的特征。2.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契合高校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要求,呼应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时代课题,在强化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和践行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3.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多方主体联合发力。一是党团引领,构建高效合理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目标架构。二是加强资源开发,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提升师资素养与能力,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化的课堂教学。三是运用网络媒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高校可依托网络信息资源,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力度,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推广范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巴音斯格力;;浅谈海西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及经验做法[J];柴达木开发研究;2022年05期
2 张涵;刘会成;;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年06期
3 于宛禾;;敦煌非遗传承IP开发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22年22期
4 李珍珍;;永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市场化研究[J];福建史志;2022年05期
5 李晓燕;张立昆;赵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以蔚县为例[J];未来与发展;2022年11期
6 李毓;阚康;;旅游视域下多元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形塑——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05期
7 刘东儒;;文旅融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J];文化产业;2022年35期
8 鲁成银;;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茶叶;2022年12期
9 王建华;刘龙堰;;乡村振兴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03期
10 孙凯;王樉;李泽亭;苗振良;;标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2年S2期
11 欧阳宇光;;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采写编;2022年12期
12 曹俏萍;;关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融合发展的探讨[J];文化与传播;2022年03期
13 江美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融合——以江西省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05期
14 袁恒;;《中秋奇妙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听表达创新[J];视听;2022年12期
15 董想铭;;“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研究[J];声屏世界;202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盛德;;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A];在路上:乡村复兴论坛文集(八)·松阳卷[C];2021年
2 智虹霓;包卫平;;“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3 田忠勇;;乡村振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甘肃陇西云阳板为例[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4 王莉;;“文化互惠”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5 胡嫦娥;赵志恒;;文化自信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秭归赛龙舟为例[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6 张燕燕;周馨;赵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7 张奇男;;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体系发展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8 穆薪羽;;健康中国与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9 马永强;;流域文化视野下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0 鲁亮亮;朱廷宇;杨若冰;高露;李雨衡;;文化强国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1 张皓轩;张秋芬;;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2 闵湘灿;;中国传统射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困境及其疏解路径[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3 张青;朱亚成;;近10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4 朱廷宇;李雨衡;鲁亮亮;;云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5 徐泉森;谭宏;;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6 王继征;赵洪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发展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7 刘畅;姜雅楠;;基于GIS的武术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8 孟祥稳;周萍;;“互联网+”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路径研究——以“青州花毽”为例[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19 王冬生;;非遗产视角下重庆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20 谢家旺;;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雅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21年
2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宋亚林;“易”与“译”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覃宇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6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彭金城;草原丝绸之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1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2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3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4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5 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6 李致伟;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17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18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9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0 东旻;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
2 施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
3 伍虹宇;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
4 唐笑;苏州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苏州大学;2021年
5 陈峻;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类企业发展调查报告[D];兰州交通大学;2021年
6 胡昕豫;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视角下大学生校园媒介接触影响因素分析[D];东华大学;2022年
7 穆旭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初中美术社团的教学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8 刘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9 杨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法律机制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22年
10 钟芳萍;海南省初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2年
11 钟原;历史文化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2年
12 杨梦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1年
13 尚乐怡;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造与活化的设计扶贫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14 刘思源;土家族地区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
15 秦丹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天津师范大学;2022年
16 任洁;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景观空间设计[D];宁夏大学;2021年
17 李函昱;共情传播视角下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
18 段子勇;江西、湖北、福建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门武术传承与发展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2年
19 夏小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传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20 陈张俊卓;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医热升温 67.9%的人生病想看中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晶晶;非遗法出台有望为“申报热”降温[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记者 王晶晶;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将从严控制[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黎姣;那些老腔老调与我们有关[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唐琴;杨华珍:让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N];中国青年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鹏;用传统文化滋润学子心灵[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N];铜仁日报;2020年
8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洪永林;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N];九江日报;2020年
9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林 刘怡珉;我市召开《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实施会议[N];铜仁日报;2020年
10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怡珉;《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历史文化竖起保护屏障[N];铜仁日报;2020年
11 记者 李白蕾;《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下月起施行[N];福州日报;2020年
12 ;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N];福州日报;2020年
13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张昶昶;项兆伦调研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陇东报;2016年
14 记者 吴开睿;云南省202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暨“非遗+旅游”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州举行[N];大理日报(汉);2021年
15 全媒体记者 秦亚岚 张泽华;我市20个非遗项目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N];中卫日报;2021年
16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N];中国文化报;2021年
17 记者 杨艳玲 关友芳;中国非遗协会非遗数字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非遗数字高峰论坛在我州举办[N];大理日报(汉);2021年
18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蓝峰;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1年
19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1年
20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秋节烧番塔)传承人陈富元 追求塔尖上的绚丽火光[N];西江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