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韩文秀  
【摘要】:研究背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为了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旨,按照纲要内容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体医融合主要是将体育与医疗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健身达到预防和促进疾病治疗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石锁运动对于儿童、成年人以及老年人都有积极的影响。石锁运动能够促进儿童的柔韧和力量,结合推拿可以增加颈部的肌肉力量,提升颈部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提升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度,有利于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石锁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脂,提高基础代谢,对成年肥胖人群有很好的减肥塑形效果。石锁运动能够增强自信心,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人际交往,缓解敏感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研究目的:石锁运动虽然被选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其现在并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本文希望在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探讨石锁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推动石锁项目的传承和传播,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医融合为背景,分析石锁传承与传播现状,为此背景下石锁的传承与传播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1、石锁起源于唐代,是一项集力量和技巧为一体能够起到健身效果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石锁作为一项抗阻力训练,对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以及身体形态都具有积极作用。石锁运动的种类很多,包括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石锁训练、红拳石锁功和济南万担石锁等。石锁的练习也可以分为花锁、双锁和对锁等。石锁作为一项力量训练,参与者以男性为主,女性联系者很少。参与者也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学历较低。学习石锁运动的途径也较少,多数人只能通过石锁协会和视频进行学习,石锁的购买途径也较少。2、现如今石锁运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其传承者也越来越少。现阶段参与到石锁运动的人群中也是以男性为主,其运动人群没有做到全年龄、全性别的覆盖。石锁运动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人们对于石锁这项非遗运动没有很好的认识,政府对其的推广力度有所缺乏。关于石锁运动的表演和竞技运动也较少,其少量的表演和竞赛参观人数较少,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动作用。3.(1)政府增加对于石锁运动的宣传,使人们对于石锁有更多的认识。(2)增加石锁的购买渠道,也可以政府在体育健身公园进行提供,同时提供不同重量的石锁,降低石锁运动练习的门槛,使更多女性加入到石锁运动中来。(3)将石锁运动推广到高校,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到石锁运动中来,有利于石锁运动的传承和高学历人才的增加。研究结论: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旨下,健康中国在不断的建设当中,使石锁加入其中,是在当前石锁这一非物质文化面临传承危机时的积极反应,也是保证石锁能够继续传承的内在诉求。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政府加大对于石锁运动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石锁这项运动并了解其对于身体的好处,做到传承与传播的协同推进。同时加强对于石锁传承者的保护机制,建立完善的石锁传承与保护的政策体系,使更多人才投入到石锁的传承与传播之中。可以开辟石锁的职业化道路,增加石锁运动赛事的举办。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促进石锁的传承与传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晓静;;肌肉力量在瑜伽中的运用思考[J];度假旅游;2019年02期
2 周思红;张亚军;岳文雨;王艳春;;运动对老年人最大肌肉力量的影响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恒佳;;3秒离心训练就对提升肌肉力量有帮助[J];健与美;2022年06期
4 赵清水;;老年人和女性,更需要肌肉力量锻炼[J];大众健康;2020年05期
5 王晗;;爵士舞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的影响[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34期
6 ;短信平台[J];家庭医学;2017年02期
7 赖蓓;;如何搭上健康变老的列车[J];保健医苑;2017年05期
8 金哲彦;;春季运动从正确的走路方法开始[J];健康管理;2017年04期
9 魏宗胜;;火针配合肌肉力量技术治疗肩周炎65例[J];现代养生;2016年04期
10 胡扬;何耀锋;;振动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辅助手段[J];体育科学;2006年06期
11 孙建东;肌肉力量及其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9年03期
12 出村慎一;松浦义行;许建国;郑闽生;;肌肉力量与游泳速度之间的关系[J];体育科研;1981年09期
13 刘可;;绷起你的肌肉力量[J];科学健身(健美先生);2009年03期
14 徐盛嘉;胡斐;代敬贤;宋彦霖;;核心稳定性运动和肌肉力量运动对闭眼状态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15 杨罗仡;张文波;张开云;吴奇;;功能性贴扎对延迟肌肉酸痛和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J];运动精品;2019年07期
16 郭阳 ;刘诗月;;多吃绿叶菜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J];中老年保健;2021年10期
17 刘向春;;离心训练强大之美[J];健与美;2021年07期
18 徐德强;陈丽芬;;传统推拿与肌肉力量技术结合对疑难肩周炎的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3期
19 李裕全;吴成林;万宁;;补充蛋白质对健美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5期
20 施建明;刘向;;情绪对最大肌肉力量(握力)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文秀;;体医融合背景下石锁的传承与传播[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墙报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2 施建明;;情绪对最大肌肉力量(握力)的影响[A];第二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7年
3 许钦宇;曲峰;;通过男性大学生SJ和CMJ两个动作的下肢肌电评价爆发力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2022年
4 曾粲艺;秦亚洲;马勇;贾孟尧;王兆毅;刘林;;血流限制训练实施方案对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训练分会)[C];2022年
5 王凯奕;;加压训练对于力量训练实践以及方法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训练分会)[C];2022年
6 苏艳红;王斯斯;刘忠浩;龚文瀚;王福清;王雯丽;;抗阻运动对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激素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7 董德龙;郗增辉;王艺霏;秦新敏;狄文乾;戴芙蓉;;非稳定支撑训练对不同部位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能训练分会)[C];2022年
8 龙瑞;柳荣;韩文斌;宋媛媛;王孝强;李荀;;大学生骨密度与髋、膝关节和核心肌力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质与健康分会)[C];2022年
9 景奕鹏;;拉伸对肌肉力量影响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A];2021年“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1年
10 胡珊珊;宋祺鹏;;太极拳提高不同性别老年人姿势控制的效果差异[A];第二十二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2年
11 韩金媛;;视障学生参与跳绳运动的价值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体能高峰论坛墙报交流论文集[C];2022年
12 郑天晨;任满迎;魏宏文;;飞轮深蹲训练与杠铃深蹲训练对肌肉力量与肌肉肥大的影响及肌电特征差异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21年
13 王海霞;刘生杰;张程飞;;职业历程对中老年肌肉力量增龄性变化的影响及性别差异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21年
14 聂秋;李丹阳;陈建;;肌肉力量平衡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15 李昭洁;;机械性振动刺激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16 张玲莉;田石榴;;老年人肌肉力量流失特点研究[A];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7 冶成英;;通过骨骼肌指数评价肌肉力量[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18 周里;刘耀荣;;不同收缩速度阻力练习过程中肌肉力量与神经支配征[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9 曹立全;谭思洁;;青年人核心肌肉力量测试方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0 孔振兴;迟小丹;张一民;;全身等长肌肉力量的变化特征及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志涛;老年人抗阻训练健身方案制定和效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蔡治东;弹力带抗阻运动对高龄老年人工作记忆及前额叶任务态血液动力学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
3 吴炜炜;运动干预改善虚弱前期老人睡眠与虚弱状况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4 周同;散打运动员慢性腰痛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5 李擎;乒乓球运动员平衡训练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6 尚旭亚;ACTN3基因多态性与体能素质及踝关节扭伤表型的关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朴键;不同水平高尔夫爱好者的肌肉力量、身体成分及体能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沈亦蔚;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的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9 唐量;Myostatin自体疫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晴;一种多功能健身衣的研发及其在老年人中的应用[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2 闫先赟;弹力带柔性抗阻操对老年女性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3 狄珂;瑞士球练习对久坐不动者颈肩背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黄妍洁;老年人肌肉衰减与体位性血压改变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5 施建明;情绪对健美训练中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董坤;老年人足部肌肉力量与足部肌肉形态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22年
7 陈子渊;18-45岁成年人最大摄氧量和不同跑步速度下摄氧量与最大肌肉力量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
8 彭志伟;简易肌肉力量指标监测力量素质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宁;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10 郭欢欢;青年人(1RM)最大肌肉力量推算方程的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2年
11 吴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20年
12 臧慧琳;松—紧文化对体形的影响[D];南开大学;2020年
13 冯强;女足运动员力量与严重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14 侯国珍;老年人肌肉质量和身体活动能力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2年
15 沈思雯;杭州师范大学武术套路二级运动员的静态肌肉力量特点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
16 林玲;8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对肌肉力量、呼吸功能和血管弹性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7 张孝敬;老年人肌少症预防的运动与营养干预比较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20年
18 余馨;抗阻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9 周兴印;不同形式杠铃深蹲对肌肉力量及肥大性的影响[D];鲁东大学;2022年
20 罗嘉;双生子握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遗传度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青岛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记者 郭阳 刘诗月;多吃绿叶菜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N];健康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杨六香;肌少症随年增多 注意运动能保鲜[N];中国医药报;2017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确定!35周岁还算青年![N];健康时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董超;握力是健康风向标[N];保健时报;2020年
5 特约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富精雷;健康老龄 “肌”不可失[N];中国人口报;2022年
6 本报记者 楚超;老人是否衰弱可以自测[N];保健时报;2020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王琪;防骨折有个3F原则[N];健康时报;2015年
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临床营养师 王曦 注册营养师 戴民慧;瘦弱的老人要增肌[N];家庭医生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储舒婷;运动抗疫,女性需要专用科学指南[N];文汇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赵广立;不运动,肌肉也能“电”出来?[N];中国科学报;2016年
11 本报记者 王纯;治骨刺,斩草除根要慎重[N];健康时报;2004年
12 文乐乐;握力不足预示严重健康问题[N];中国科学报;2022年
13 ;天冷不小心就发胖[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4 本报记者 燕声;走得多,活得长[N];保健时报;2021年
15 本报记者 燕声;健身,次数重于时长[N];保健时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朱凡;看到她们的伤,我们打心眼里佩服![N];文汇报;2021年
17 本报记者 慈鑫;中国青少年多发“老年病”令人忧[N];中国青年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