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发展方式协同转变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摘要】:研究目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经历了20多年的变迁,在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职业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广州恒大俱乐部问鼎亚冠加速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步伐。但是,国家队多项国际重大赛事一败涂的表现让社会对中国足球一直处于爱恨交织的矛盾状态。职业联赛整体水平和各俱乐部综合实力得到了双重提升,国家队的整体战绩却始终徘徊不前,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造成中国足球总体发展的南辕北辙。当前,俱乐部的资本投入增多提高了联赛的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但国家队成绩不能因俱乐部和联赛水平提升而整体下降,国家队与俱乐部整体水平如何协同提升是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难题。中国足协在2019年俱乐部准入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将中超办成亚洲一流联赛,世界第6大联赛。中国足球之夜联赛火热的同时,必须增强国家队的竞争力,然而国家队的战绩一直没有突破。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协同发展是促进中国足球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中国足球与俱乐部发展方式协同转变过程中的利益问题。本文试图在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协同转变发展方式的改革背景下,从利益的视角对"俱乐部崛起"与"国足衰败"的鲜明反差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足球发展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足球系统内中国足协和职业俱乐部两个主要利益主体在体育发展方式协同转变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利益分化和利益整合三个层面进行探析。研究结果:中国足协和俱乐部的利益需求存在差异,中国足协发展的主要利益需求是社会利益,俱乐部生存的主要利益需求是经济利益。中国足协的最大使命就是代表国家负责国家队整体管理和日常训练,俱乐部由投资企业和所在行政区域体育协会联合管制,其使命是培养大量优秀球员创造优异成绩,实现市场化盈利。职业足球发展方式协同转变的利益分化可分为中国足协和俱乐部战略利益分化,国家队与俱乐部的社会利益分化,国家队与俱乐部的经济利益分化。中国足协,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利益分化随着三个"十年战略规划"而变化,每一个十年规划都是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针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方针,目标和保障而采取的政策应对,每一个十年规划都存在国家队和俱乐部的矛盾,这种利益分化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国家队与俱乐部的社会利益分化包括,俱乐部利用资金投入聚拢足球精英获得社会资本,俱乐部利用社会资本的积累获得社会利益,俱乐部利用社会利益的聚积获得经济利益。俱乐部急功近利的职业化运作方式成为改变足球发展方式的捷径,没有承担服务国家足球整体水平提高的社会责任,反倒是利用了社会对于中国足球的关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资本。俱乐部已经实现从资本注入到社会利益的转化,最终实现了由社会利益向经济利益的恶性转换,俱乐部和国家队在战绩方面的差异也不可避免。国家队与俱乐部的经济利益分化包括,俱乐部不顾商业规则恣意虚拟炒作,俱乐部不顾竞争秩序打破利益平衡,俱乐部不顾发展困境巧取商业利润。俱乐部不顾青训体系和球迷文化的发展现实,违背将足球文化扎根于社会大众之中的做法伤害了中国足球社会利益的供给结构,俱乐部再多的胜利也难免于折戟沉沙,国家队自固拥有的社会基础成为俱乐部耀武扬威的垫脚石。因此,在国家队和俱乐部利益平衡机制方面,应该改变利益供给的精英倾向,疏通利益需求的表达渠道,厘清利益驱动的社会责任,把握利益目标的改革理路和明确利益整合的制度体系上寻找合作渠道。研究结论:研究表明,职业足球主要利益主体发展方式协同转变的利益整合可分为:调控利益供给的精英倾向,协同拓宽全方位利益对接机制;疏通利益需求的表达渠道,协同改进多主体利益反馈机制;厘清利益驱动的社会责任,协同创新立体化利益协调机制;改变利益设计的改革理路,协同组建一体化利益均衡机制。职业足球改革作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点,如何处理好国家队和俱乐部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才是中国足球何去何从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