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回顾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大地上,闪闪发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源自人民群众,用于人民群众。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文章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沿着学科发展背景→发展现状→新时代的展望这一逻辑线路,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学目前存在着学科研究水平低、理论研究框架不成熟、学科宣传与普及程度不够、学科管理体系复杂等问题。1997年,以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医学的思想体系为理论支撑、在武术学的实践基础之上,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成为了一级学科体育学的第四个子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中华民族所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继承修志传统、强化文化传承、增进民族文化自信,但是由于国家的"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速度是最为缓慢的。但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走进了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在国家重大会议上一再提出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更有"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的新时代发展新要求,这一转变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就要求:以促进体育文化繁荣为目的,拓展对外优势传播平台;以深化体教融合为手段,促进学科全面发展;以破除"五唯论"为根本,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植文化自信、提炼中国话语。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列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主题,这也就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必须坚持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保障文化资源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