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研究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介质阻隔和传播的时空限制,其全球性、匿名性等特征降低了信息生产的门槛,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移动互联网作为体育迷与体育赛事之间连通的桥梁,以其特有的网络运行模式和符号互动体系介入了体育迷文化的解构与建构之中,体育迷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模式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借助于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期刊、网络等资源查阅体育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网络媒体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了解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工具对搜集到的书籍期刊和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知识的框架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笔者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媒体网站,借助于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选择在体育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下方的评论互动中选取相关案例与研究理论相结合进行内容分析,找出移动互联网与体育迷之间的联系,再就是引入互动的概念,来探讨移动互联网对体育迷施加的影响,通过逻辑分析对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良性互动进行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为:移动互联网为体育迷提供了全新多样的交流方式和互动分享的交流平台,体育迷文化的传播场景从线上到线下呈现出虚拟扩大化的趋势,体育迷的互动场所从现场到场外所表现出的互动方式全新多样化,移动终端从有线到无线实现了体育运动从真实的场景化搬到自媒体的小屏端,体育资讯社区平台的垂直化发展趋势实现了体育迷的分众化管理,体育移动短视频的自主创作化使得体育迷从体育资讯的传播受体转为主体,网络带来的社交工具变革,丰富了体育赛事传播的主体构成,使体育迷的观赛方式与社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为体育迷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和花边多样的体坛资讯。研究结论:当代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之间构成了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双向互动机制:体育赛事传播"从实到虚"从看球到聊球、传播场景扩大;互动方式"由简到繁"从讨论到评论,互动方式多样;手机媒体"由固到移"从有线到无线,时间空间压缩;资讯平台"整合为一"从受体到主体,资讯功能整合;体育视频"由长到短"从观者到作者,自主录制发布。移动互联网的改革与创新将会不断地扩大体育的传播场景、增添体育迷的互动方式,赋予体育迷更多的自主权利、改变体育迷的生活方式,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传播场景的虚拟化以及信息获取的碎片化使得体育迷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趋势愈加明显,精彩的赛事直播同步观看、海量的赛事资讯瞬时可得,在线的社交平台实时互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体育资讯平台的垂直化发展趋势以及"分众化"的社区管理模式着重不同用户的使用体验,打造每个用户的专属"新闻",体育短视频生产上打破了专业化壁垒,在传播中颠覆了中心化模式,满足了体育迷更加碎片化、个性化的诉求,为体育迷带来了新型的互动模式与社交方式。移动互联网扩大了体育传播的范围、延伸了体育传播的路径、扩建了体育迷的群众基础,为体育迷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广阔的交流平台,体育迷个性化以及专业化的诉求将使移动互联网在体育领域更加精准地围绕体育迷进行建设与改革。体育迷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兼具体育文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是体育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体育迷参与体育的方式,影响着体育迷参与体育的行为建构,当代体育迷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体育赛事转播单向传递的信息,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多元的、公开的、及时共享、持续互动并产生影响的互动过程。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体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着我国体育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