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高校体育交流合作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框架下,我国与俄罗斯从经济、文化、人文等领域进行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深入。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中俄间高校研究的序幕,中俄高级别会晤中提出:"双方将促进并扩大文化、教育、体育领域等的相互关系及青年间的交流。"中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不断的深入扩大。中俄两国的高等院校集中的青年人群,是两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和中坚力量,而体育是文化、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利用体育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进一步推动两国青年人群的互动与互识,对于两国关系与互进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对近年来中俄两国高校的体育交流合作进行研究,为其未来的良性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中俄高校体育交流与合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中俄高校体育交流合作呈现地域性特征。绝大多数与俄罗斯高校较早及较为广泛展开体育交流的我国高校都处于中俄交界的省份,以及与俄罗斯城市有直接空中航线的大型城市,而与俄罗斯无陆地交通或者无接着空中航线的其他省市在高校体育交流合作上相对贫乏,交通因素直接影响双方高校的普遍交流。此外政策支持、经济基础等方面也对该区域的中俄高校体育交流的开展有所影响。(2)中俄高校体育交流合作内容具有局限性。目前中俄高校间体育交流合作多为留学生形式,其中中国赴俄留学生人数远高于俄罗斯来华留学人数;因中俄均继承着部分前苏联教育教学模式,故在高校体育教学对比研究上有所涉及,目光大都聚焦到教学教法的学习和比对上,但对于影响高校体育的政策、形势,以及在其影响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变化研究不足。短期高级访问学者交流、学生短期游学以及校际间体育竞赛交流活动鲜有开展,对两国高校的体育人文交流与发展不利。(3)中俄高校体育交流合作相互需求供给不足。中俄两国高校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均有依据本国具体情况而定的发展方向,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仅能初步寻求契合点,在较大规模和重点项目、课题的研究等活动上尚未取得较好成果,且多为院校间单线联系,对于相互需求供给方面的选择面较低。例如俄罗斯体育大学因近年来的"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兴奋剂禁赛事件"影响,于2017年新增设体育外交专业,旨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外交人才,急需国际合作。2018年该校百年校庆期间与我国多所专业体育院校进行了接触,扩大俄罗斯该专业学生的留学范围和规模。(4)中俄高校体育交流合作中的层次互补不足。以体育为契机能够促进两国高校间青年学生人群的互动与互识,但现有的两国体育交流与合作现状未能起应有的作用,更没能对中俄两国文化、人文交流产生推动力。俄罗斯诸多高校均有较为成熟的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或职业运动队、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提出的"省队院办"思想模式相互对映,例如中甲北京北体大足球队的建立,在此方面可进一步深入合作。研究结论:(1)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契机开拓视野,促进我国各区域高校与俄罗斯高等院校利用体育交流的方式开展合作,打开相识之门,创造寻找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2)在中俄高校体育现有的交流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探寻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项目并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使两国高校间体育交流合作的内容和范围扩大化。(3)政府或高校定期联合举办中俄高校间体育、文化交流博览会及竞赛活动,使中俄高校在体育交流合作的需求供给能够产生交织效应,逐渐组成交流合作的网络,对现有的单线联系方式进行升级。(4)我国高校的体育职能已经有所转变,不仅是面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同时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职责也在逐渐显现。应注重与俄罗斯高校进行高水平运动队培训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从中汲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