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曼黄鹏  
【摘要】:正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大鼠尾部悬吊方法造成废用性肌肉萎缩,并在恢复期实施低频和高频的振动刺激,利用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测定废用性萎缩的比目鱼肌中IGF-1含量的变化,探讨振动刺激对废用性肌肉萎缩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振动刺激用于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训练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曼;黄鹏;;振动刺激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肌肉中IGF-1含量的影响[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彭春政;;振动刺激提高膝关节肌群力量素质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任满迎;赵焕斌;刘颖;闫琪;;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对膝关节肌群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4 陈谦;;振动训练国内外研究近况[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任满迎;赵焕斌;刘颖;闫琪;;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王兴泽;;交变负荷与传统杠铃负荷对肌肉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任满迎;刘颖;陈德康;刘道满;;同振幅下不同频率全身振动刺激对运动员纵跳能力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危小焰;;振动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玉章;王清;;对不同频率组合振动训练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黄岩;赵焕彬;刘颖;;变频式力量训练器的研发[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丽;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雌性大鼠的骨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邹彬;电刺激干预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振动刺激对下肢肌肉工作和即时效应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芡;IGF-1和运动对大鼠骨骼肌4E-BP1蛋白表达和磷酸化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韩海涛;振动刺激训练法提高人体部分肌肉力量能力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07年
4 黄岩;变频式力量训练器的研发[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家军;振动力量训练对跨栏跑运动员髋、膝、踝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6 杨晓琳;从IGF-1等基因筛选举重运动员选材用分子标记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任媛媛;后肢悬吊大鼠骨骼肌废用性肌萎缩的蛋白组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8 侯小燕;对二级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采用振动训练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傅磊;振动训练对北体大足球专业学生下肢最大力量、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吴新强;振动力量训练对标枪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