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战术数据链信息融合模型研究

钟京立  韩沂宁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战术数据链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基本模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燕 ,李立伟 ,牛忠霞;美军战术数据链信息标准[J];国防科技;2004年02期
2 崔潇潇;;美军数据链发展概况与启示[J];国际太空;2009年05期
3 ;网络中心战的神经系统:数据链[J];兵器知识;2010年09期
4 刘法明;孙国征;;试论“数据链”在防空作战中的地位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5 黄蕾,王钢,杨铁军;把战术数据链纳入C~3I的互通环境[J];通信技术;1997年04期
6 朱林,张晓囡,徐兴杰;网络中心战作战理念与信息融合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3期
7 张殿友,张留山,程少云;编队电子战信息融合仿真系统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1期
8 阎礼祥,覃征;基于信息融合的通信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4年05期
9 高鲁,王坚,李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军事物流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5年11期
10 房朝辉;李冬;;美军战术数据链的最新动态[J];国防科技;2008年01期
11 朱纳,刘云翔,陈小伟,林家骏;C~3I信息融合测试评估系统设计[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2 王小非;陈云秋;;海战场态势分析与评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06期
13 牛英滔;尹浩;陈强;;美军战术数据链格式化消息标准的发展[J];电讯技术;2006年05期
14 邵晓;朱泽君;张玉册;李光;;基于Lagrangian算法的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效果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7期
15 陶锐;刘坚强;;美军战术数据链标准化管理初探[J];飞航导弹;2009年07期
16 苏惠敏,张明廉;驾驶员助手系统的关键技术──信息融合[J];测控技术;1999年01期
17 陈东;对运用信息融合技术识别空中目标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1999年04期
18 刘伟;面向通信指挥的多层信息融合及决策支持模型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19 兰汉平,丁锋;战术数据链技术现状及发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4年05期
20 邢智,戴浩;基于OPNET的Link-16数据链建模与仿真[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京立;韩沂宁;;战术数据链信息融合模型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胡良梅;高隽;;信息融合技术[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郭丽珍;李晓奇;;基于三种模糊积分的分类器方法及其改进[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永安;程哲;徐保国;;信息融合的D-S证据理论综述[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奕;迟毅林;伍星;;信息融合在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顾晓波;许建中;肖泽龙;;BP神经网络在红外毫米波信息融合中的应用[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7 李录平;邹新元;晋风华;黄树红;卢绪祥;;基于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振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罗贺;付超;季星;;基于DS证据理论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维运;;多雷达目标信息融合的仿真研究[A];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C];2009年
10 许任洲;李训诰;赖忠干;;被动声纳噪声信息的融合方法[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锋;基于磨粒分析和信息融合的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朱大奇;航空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吴世雄;逆向工程中多传感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袁成清;磨损过程中的磨粒表面和磨损表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承;基于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立京;电梯综合测试系统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7 张小俊;基于嗅觉信息的机器人味源定位策略及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王文政;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协议及其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孔庆杰;信息融合理论及其在交通监控信息处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志胜;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在航天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雅;基于信息融合的汽车防追尾避撞目标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郝彦彬;基于agent的信息融合与信息过滤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许丽佳;组合导航系统中的信息融合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孔李军;基于信息融合的粮情测控系统智能决策技术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夏向阳;电力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华朋;基于目标状态估计的信息融合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高亚格;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态势估计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琳;机械故障诊断中神经网络与D-S推理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9 吴太旗;组合导航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研究及仿真[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10 魏友华;信息融合在复杂油气储层物性参数研究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红 田朝晖 段勇;信息融合: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N];解放军报;2005年
2 许同和 徐德池;C4系统简介[N];解放军报;2005年
3 张军;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运动目标多模多尺度自适应估计与辨识 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4 翁佳焰;手机电视标准即将落地加速信息融合进程[N];通信信息报;2007年
5 李宽宽 苏小和;陈国青看企业信息化[N];经理日报;2006年
6 段培超;管好系统的“线”[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卓芝琴;免费杂志, 不仅是美丽[N];中华新闻报;2003年
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密陶建华;与电脑面谈[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戈;通软联合GoCom5.0实现多通信方式协同[N];电脑商报;2007年
10 张建昌;依据信息革命的规律走跨越发展之路[N];解放军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