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IHS和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马恒  贾传荧  唐卫东  
【摘要】:利用IHS和小波变换对多光谱图像和高分辨图像进行了融合。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以得到强度分量,其次在小波域对多光谱图像强度分量和高分辨图像进行融合。根据小波变换有三个方向的高频细节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频率概念,基于这种空间频率进行图像融合,得到了同时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优于传统IHS变换法和传统小波变换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恒,贾传荧;基于空间频率和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罗智勇;杨武年;黄宇;;基于梯度权重规则的IHS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算法[J];光电工程;2007年10期
3 刘红毅;韦志辉;;基于分数阶样条小波与IHS变换的图像融合[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何立新;;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中小波基函数的选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6期
5 黄世亮;裘鉴卿;;基于小波变换多尺度积的图像融合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3期
6 张大明,胡茂林,张长耀;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和小波分析的图像融合[J];微机发展;2005年07期
7 周锐锐;毕笃彦;陈振华;;一种基于局部能量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A期
8 孙钦鹏;陈炜;毛士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图像边缘特征的图像融合方法[J];信号处理;2006年05期
9 成云霞;田裕鹏;;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年05期
10 刘贵喜,赵曙光,陈文锦;双正交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J];光电工程;2004年04期
11 陈木生;;图像融合技术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2 陈海洋,田沛,黄华,彭晓东,刘维锋;基于引入反馈后的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3 张大明;阮祥伟;胡茂林;张长耀;;基于金字塔方法的SAR图像与光学图像的融合[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14 李伟,庞其昌,李洪,靳贵平;小波变换在紫外图像融合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5期
15 马燕;刘兴平;冯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6 赵春晖,王克成,陈万海;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光谱图像融合方法[J];应用科技;2005年09期
17 马恒,贾传荧,刘爽;基于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1期
18 浦西龙;吕建平;;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图像融合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0期
19 童明强;季玲玲;;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选择方案[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0 姜晓斌;欧阳越;种劲松;;基于小波的多波段SAR海洋图像融合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恒;贾传荧;唐卫东;;基于IHS和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明华;游志胜;赵永刚;吕学斌;余静;;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立东;张炜;;基于多速率小波变换的CT-MR图像融合方法及性能评价[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新;宋建社;郑永安;;基于Contourtet变换的多极化SAR图像融合[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张宪伟;宋建社;张红蕾;廖增为;;SAR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胡学龙;沈洁;;一种基于中值金字塔的图像融合算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徐胜男;杨承磊;李振华;;基于离散小波框架变换的灰度多聚焦图像融合[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阚丽华;刘明奇;倪国强;;基于A Trous变换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陶丹;马华东;;一种支持多节点协同实现图像融合的视频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周伟华;王鑫;罗斌;;SAR图像降噪的双树复小波变换相位保持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华;数字图像预处理与融合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仁龙;基于小波变换的雷达图像压缩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徐毅琼;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冯有前;小波理论及其在防空武器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唐琳琳;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黄丹飞;基于生理信号关联分析的可组合多通道监护系统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梁燕;基于小波变换的序列图像感兴趣区域编码[D];天津大学;2005年
8 蔡国林;星载InSAR数据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魏建明;基于集成计算智能的图像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10 陶丹;视频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及协作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木生;基于小波变换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彭建峰;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的并行化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黄淑君;第二代小波变换理论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吉微;多源气象卫星图像融合技术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李国新;基于小波和脊波变换的图像融合[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黄卉;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陈宁红;多波段SAR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8 刘峰;多源图像融合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李娜;基于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算法的声学回声消除理论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师家红;基于小波变换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及DSP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 李炜;探寻视频编码技术发展的足迹[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2 清华同方视讯公司 袁野;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以太网进入10G时代[N];人民邮电;2002年
4 陈金岭;JPEG2000:下一代Web图像标准[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烽火网络公司陈强;VDSL提供开向家中的信息高速公路[N];通信产业报;2002年
6 ;VDSL与ADSL的技术比较[N];通信产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