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自适应混合捕获技术抗多径干扰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径衰落信道下实现快速PN码捕获的自适应判决门限混合捕获方案。系统采用多个相关支路对输入信号伪随机码相位进行并行搜索,各相关器的搜索相位均匀分布在整个不定区间上。利用最大输出支路作为判决支路,其它输出用来估计背景功率电平和应用恒虚警率(CFAR)技术设置判决门限。文中对检测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流程图方法导出了平均捕获时间的计算公式。模拟结果显示出系统的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
|
|
|
|
1 |
党玲;许江湖;张大海;;基于BP神经网络的CFAR检测器标称化因子确定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10期 |
2 |
T·巴查雷利;李淑云;;韦布尔杂波中的恒虚警率问题[J];雷达与对抗;1986年02期 |
3 |
顾耀平;;ESM系统用的恒虚警处理器[J];电子对抗;2001年01期 |
4 |
安娜 L·兹冯可夫斯卡亚;海尔曼·罗林;;采用自适应功率回归门限设定的HF雷达舰船探测(英文)[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
5 |
李静威;吴桂生;察豪;;对噪声干扰的慢门限恒虚警处理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4期 |
6 |
M.Barkat;P.K.Varshney;李淑云;;具有分布式雷达和数据汇合的单元平均恒虚警率检测[J];雷达与对抗;1988年Z1期 |
7 |
宋阳,胡光锐,刘烨;自适应判决门限PN码混合捕获方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
8 |
蒋铁珍,武虎,吴凯,孙晓玮;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恒虚警率门限设定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3期 |
9 |
程黎;;多目标环境下的恒虚警率处理器[J];雷达与对抗;1992年01期 |
10 |
徐晖;郭启俊;刘宏伟;;双门限检测在宽带雷达恒虚警率检测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5期 |
11 |
关键,何友;OSCAGO-CFAR检测器在干扰边缘中的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1996年03期 |
12 |
何友,关键,Hermann Rohling;一种新的最大选择恒虚警检测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6年05期 |
13 |
祝本玉;毕大平;王正;;两类典型的CFAR检测器性能仿真[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2期 |
14 |
曲超;郝程鹏;杨树元;;一种新的基于UMVE和CA的恒虚警检测器[J];计算机仿真;2008年09期 |
15 |
孙清泉;赵有;;基于恒虚警率的门限判决系数寻优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21期 |
16 |
欧阳俊华;黄庚华;程鹏飞;舒嵘;王建宇;;基于FPGA的激光雷达恒虚警率控制技术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1期 |
17 |
诸四海;在强海杂波背景下的潜望镜检测[J];现代雷达;2000年04期 |
18 |
孟祥伟,关键,王新政;最佳线性无偏最大选择CFAR检测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
19 |
童健,文必洋,王颂;强海杂波背景下的舰船目标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3期 |
20 |
郭启俊;刘劲;刘宏伟;;基于时频融合的分布式目标的恒虚警率检测[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