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祥章;新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的研究与迁移技术[J];微机发展;2004年03期 |
2 |
李艳玲,朱爽;IPv6地址路由机制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4期 |
3 |
刘桂江;基于Windows 2000的IPv6实验网的组建[J];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4 |
李琳麟,冯彦君;IPv6/IPv4 Tunnel研究及一种过渡初期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4年19期 |
5 |
甄彤,祝玉华;IPv6网络组建的研究[J];微机发展;2000年05期 |
6 |
刘菊梅,顾忠禹;双栈路由,网络无忧——中兴通讯IPv6技术战略[J];通信世界;2004年29期 |
7 |
汪浩,严伟,任茂盛;基于规则的IPv4源程序到IPv6源程序的移植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4年23期 |
8 |
刘茂昆;IPv6与网络视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年03期 |
9 |
林予松,贺磊,汪斌强;IPv6组管理协议MLD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6期 |
10 |
陈晓虎;新一代Internet协议——IPv6[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年06期 |
11 |
陈彦,卢朝晖,傅光轩;基于多种操作系统构建IPv6试验网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年20期 |
12 |
李晓歌;IPV6的技术原理及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3 |
王更生,梁伟;IPv6及在Linux下实现IPv6路由器的一种实现方案[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4 |
车力军,李勤;下一代因特网协议的应用前景与思考[J];现代电信科技;2004年08期 |
15 |
唐晔;IPv6的展望与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6 |
黄文专,郭巧;PKI系统在IPv6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11期 |
17 |
徐炳文;IPv6的过渡机制及其发展现状[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
18 |
乐德广,刘年生,吕迎阳,郭东辉;基于LINUX系统的IPv6网络安装与调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9 |
周强;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IPv6[J];中国数据通信;2003年09期 |
20 |
解冲锋,赵慧玲;IPv6领域的研究与实践[J];通信世界;2004年2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