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罗娟岳光荣李仲令李少谦  
【摘要】:针对三种超宽带冲激无线电信号(TH-PPM、TH-PAM和DS-UWB)在强单频干扰下的存在误码率恶化的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超宽带冲激无线信号抗单频干扰能力的主要系统参数,提出了提高三种超宽带无线电信号抗单频干扰能力的系统参数选择方法。采用这种参数选择方法,可主动降低甚至消除干扰信号对超宽带冲激无线电信号的干扰,降低超宽带冲激无线电接收机设计的复杂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昕;沙学军;宁晓燕;;一种分数傅里叶变换域的超宽带多址方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2 ;飞利浦、三星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基于NFC的新型移动设备[J];电子与电脑;2004年10期
3 张士兵,张力军;超宽带信道建模与仿真[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熹;王治国;费元春;郭德淳;;超宽带非周期信号等效采样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5年12期
5 王毓东;窦峥;池海钰;杨晓冬;;基于高斯脉冲UWB信号特性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7年10期
6 李龙,郑继禹,林基明,张德安;利用MOSFET产生纳秒级窄脉冲[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张海英,郑国莘;超宽带(UWB)技术及其抗干扰性能分析[J];电视技术;2004年11期
8 John McCorkle,周正;利用超宽带(UWB)组建高速家庭网络[J];今日电子;2005年11期
9 王晓宇;王立东;吴庆宏;;直接序列扩频超宽带信号分析[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俊峰;;基于超宽带极窄脉冲发生器的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1 岳莉;王毓东;杨旭东;;UWB系统中高斯脉冲信号特性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12 谭馨;赵永久;;基于缝隙效应的几种宽带微带天线的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13 金英光;裴玉奎;葛宁;王有政;;超宽带高速卷积译码器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S1期
14 张玲;周斌;方广有;;用于超宽带探地雷达的新型功率纳秒级开关[J];现代雷达;2009年12期
15 陈晓晨;吴镝;史斌;杨广贺;;适用于超宽带的检测与避让测试平台[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Z1期
16 ;科技动态[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3期
17 胡海鹏;雷振亚;杨锐;史少洪;山团彪;;异向介质在PIFA天线中的应用[J];电子器件;2010年06期
18 安道祥;黄晓涛;李欣;周智敏;齐星;;机载超宽带SAR运动补偿方法[J];信号处理;2011年01期
19 翁呈祥;高玉良;许明;廖伟;蔺美青;;超宽带双脊喇叭天线的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1年02期
20 方立军,马骏,周智敏;一种超宽带雷达系统接收前端的实验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艳杰;;超宽带定位技术在矿井下的应用[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刘顺兰;曹佶;;多天线超宽带信道建模及相关性对其影响[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晓东;孙国梁;邱朝阳;;一种超宽带LFM信号倍频方式产生系统的实现[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李维忠;李润林;;超宽带相控阵数字T/R组件结构工艺设计[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冯文杰;车文荃;薛泉;;小型化方形超宽带差分带通滤波器[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姜焕斌;;一种带反射腔的超宽带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的分析与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张培艳;刘云;李英丹;李周;;超宽带信道模型分析[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强;雷开卓;杨海波;方益喜;乔子椋;;低噪声超宽带直流放大器[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9 连智富;王驰;袁景中;谷东;;1.5~4GHz超宽带微波功率放大器的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李静;曾昭发;陈雄;;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微弱目标信号提取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少武;单频干扰识别与消除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培国;超宽带信号辐射与散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3 岳光荣;超宽带无线通信抗干扰与共存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贺元吉;爆电能源高功率超宽带脉冲发生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郭微光;机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6 刘光平;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高效成像算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郑利龙;复杂环境下GPS信号参数估计与定位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马惠珠;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常文革;UWB SAR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10 黄纪军;FOPEN SAR地面目标散射特性分析及检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捷;基于超宽带应用的天线等效电路建模[D];浙江大学;2006年
2 孙磊;超宽带天馈系统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苗剑;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精果;基于IR-UWB的1553B无线网络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5 尹江伟;应用于OFDM UWB系统的高速分频器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6 宋琨;基于UWB技术的早期乳腺肿瘤检测成像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朱学生;多径信道条件下时跳脉冲无线电信号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8 汪海波;大时带宽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方法与系统实现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冉欣;三次跳时序列在UWB无线电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邹贤军;超宽带电磁场三维FDTD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亚;超宽带上演“双城记”[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朱新亚;超宽带踏上漫漫征途[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中新;超宽带新技术助您隔墙长眼[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4 记者 高远心;更多超宽带产品加速问世[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5 ;速度创造超宽带 利益引发标准之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平平 毕光国;UWB的“温床”[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超宽带无线标准制订步伐加快[N];人民邮电;2005年
8 ;利用超宽带UWB打造完美家庭网络[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摩托罗拉超宽带芯片实现极高数据传输速率[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晓涛、昊天编译;超宽带:比蓝牙更优越[N];计算机世界;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