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200km/h提速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分析

马驷  严余松  
【摘要】:铁路运输能力是基于运输需求数量和质量有效满足前提下,由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一定的运输组织方法决定的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供给数量。随着既有干线提速至200km/h和客运专线的修建, 我国铁路开始进入提高能力与质量并重的新的发展时期,运输能力的计算也应从单纯追求运输设备效能转向以满足运输质量要求为出发点。本文探讨200km/h提速线路多种行车组织模式下现有能力计算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分时段计算通过能力的方法并以福厦线为例进行计算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运贵;王慈光;邹健康;;“空闲时段”对铁路客运站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4期
2 马驷,严余松,饶武;提速双线的大区间对通过能力的影响[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12期
3 ;我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正式实施[J];铁道车辆;2007年06期
4 毛利军,雷晓燕,杜厚智;提速线路轨道过渡段动力响应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牛道安;李志强;;提速线路钢轨打磨作业方案的探讨[J];铁道建筑;2006年08期
6 ;第6次铁路大提速细节披露[J];报刊荟萃;2007年07期
7 于浩;;对提速线路平稳性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铁道建筑技术;2007年S2期
8 甄小燕;;第六次提速能否提升铁路竞争力[J];综合运输;2007年01期
9 王东华,张学渔;提速线路新型信号标志的研究[J];中国铁路;1998年02期
10 孙韶峰,倪仲明;既有线路的养修管理[J];铁道建筑;2003年12期
11 雷晓燕,刘朝阳,刘林芽;提速线路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年01期
12 邵立军;第五次大提速后轨道的维护管理特点[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S1期
13 张晓阳;;便携式添乘仪门限值设定的研究[J];铁道建筑;2006年07期
14 苏民;石晶晶;;铁路提速给我们带来了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7年02期
15 周让,夏阳;基于铁路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辅助系统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5年08期
16 张剑;王新平;;提高神池南站通过能力分析与对策[J];铁道建筑技术;2007年S2期
17 牛会想;;重载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9期
18 练松良;杨文忠;刘扬;;不同类型轨枕轨道结构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0年02期
19 刘策;;优化南阳铁路枢纽通过能力的思考[J];郑铁科技通讯;2009年04期
20 张晋;马驷;;城际客运专线分时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初探[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驷;严余松;;200km/h提速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禹志阳;;跨线运输衔接站站场设置与通过能力影响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魏方华;殷原;刘澜;;关于优化车站系统能力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萍;;新型数显轨距尺在提速线路应用中的思考[A];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禹志阳;;跨线运输衔接站站场设置与通过能力影响分析[A];快速提升铁路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技术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6 方振宇;;QHC-450全断面道床换碴处理机纵断面通过能力的计算及解决措施[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2005年
7 车探来;;充分利用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 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封卫东;黄平;;关于确定集装箱结点站的慎重思考和建议[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况作尧;韩树森;刘祖法;姚文君;;冶金企业智能化铁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关仁;;济南局提速线路维修养护现状及建议[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组织方法及实施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全欣;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进川;半封闭式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杨运贵;铁路车站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查定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汪波;基于周期化运行的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雷中林;铁路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7 邢丽贤;提速条件下钢轨伤损特点及钢轨伤损分类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健;既有线点线能力协调的多速差列车混行运输组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炜;局管网络既有线与客运专线合理分工与能力协调利用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孟翀;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杨帅华;郑武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朱海狍;基于路段的空车调配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琳;提速对铁路运输供给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施福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文东;客运专线客运站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焕云;铁路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刘晓庆;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小;铁路提速,公路“见缝插针”[N];无锡日报;2007年
2 林晓莺;铁路部门动态监控提速线路确保汛期行车安全[N];人民铁道;2007年
3 通讯员 石宝进;树立新理念 建立新模式 促进新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刘福田 李峰;摸索提速线路安全科学诊疗新路子[N];人民铁道;2009年
5 记者 杨滨 特约记者 呼兴宝;沈阳局大力提高非提速线路设备质量[N];人民铁道;2008年
6 陈南辉龚人宙;南昌局加强超限货物运输组织提高沪昆线通过能力[N];人民铁道;2007年
7 李子龙马月海;非提速线路也是秋检重点[N];人民铁道;2007年
8 陈南辉何卫东;时速200公里提速线路首次经受超级“巨无霸”重压考验[N];人民铁道;2007年
9 邵文杰;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就要开始了[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赵学钢 颜丙跃;目标:擦亮大提速线路上的信号灯[N];人民铁道;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