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宋永昌达良俊王希华戚仁海  
【摘要】:正1.研究群落类型多样性必然涉及分类水平,一股认为“群丛”(association) 是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因此群落多样性研究最好建立在“群丛”划分的基础上。但是迄今为止,常绿阔叶林的分类,特别是群丛的划分并没有统一标准,规范的样地资料不多,这更增加了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困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昉勋,黄致远;江苏省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特点与分布规律[J];植物生态学报;1982年03期
2 吴文谱,夏旭华;井岗山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分类和排序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3年03期
3 王梅峒;江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活型[J];江西科学;1988年01期
4 谢帆;王素珍;;井冈山区常绿阔叶林更新的发展动态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5 阴环;;汾河两岸两种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郑宇;朱锦懋;郑怀舟;;人为干扰对福建建瓯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余彬彬;金则新;李钧敏;;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孔祥海;;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析[J];广西植物;2010年01期
9 付丹丹;王静;刘义飞;黄宏文;;栲树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年05期
10 黄兆祥;井冈山森林的主要类型[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5年02期
11 付佑红;;史前“遗民”桫椤的乐园[J];大自然;1987年01期
12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叶懋中,赵紫晶;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年03期
13 蒋明星,祝增荣,程家安;浙西北山区单季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年03期
14 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卜书海,张宏利,杨清娥;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2期
15 沈琪,张骏,朱锦茹,江波,葛滢,刘其霞,常杰;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5年09期
16 闫华超,高岚,李桂兰,牟萍;东昌湖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动与水质关系[J];生物技术;2005年05期
17 刘鹏;康华靖;陈子林;张志祥;韦福民;楼中华;;浙江六十田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及优势乔木种的动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8 王燕;刘苑秋;曾炳生;郭浩;邓宗富;;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9 陈步峰;粟娟;肖以华;吴统贵;刘燕堂;;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暴雨水文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20 赵昭昞;郑芬;宋晓红;;从第四纪孢粉组合探讨黄岗山植被的垂直变化[J];武夷科学;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永昌;达良俊;王希华;戚仁海;;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王永繁;余世孝;;群落多样性序的偏序关系及其Hasse图表示[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宋永昌;;关于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的建议(摘要)[A];植被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侯学煜院士逝世1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1年
4 段金荣;张红燕;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蠡湖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关文彬;谢春华;;科尔沁沙地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观与群落多样性分析[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同辉;达良俊;;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温远光;李信贤;元昌安;陆俊标;覃朝忠;;不同采伐方式对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保持与恢复的影响[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夏志超;董红云;孔垂华;王朋;陈龙池;汪思龙;;湖南省会同地区森林植被转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志伟;童晓立;张维球;陈庆荣;邢望;;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志伟;童晓立;张维球;陈庆荣;邢望;;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舜磊;天童常绿阔叶林植被—大气界面水碳耦合模型与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少君;基于RS/GIS/DEM/NDVI的重庆植被动态、格局与碳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杜晓军;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4 丁程成;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旭;冰雪灾害对南岭常绿阔叶林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王邵军;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何恒斌;沙冬青群落及其根瘤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王四宝;白僵菌与引诱剂联合控制松褐天牛及白僵菌分子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简敏菲;江西省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空间格局与动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陈名君;不同森林生态系虫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鸟;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砍伐程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不同功能组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谢秉楼;高效栽培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9年
4 毛双燕;冰雪灾害后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及分解动态[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冉春燕;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几个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D];西南大学;2006年
6 李万超;模拟酸雨对5种常绿阔叶林树种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7 蒋科毅;松材线虫侵袭引发的植被演替对鸟类群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8 黄志伟;浙江省主要常绿阔叶树种功能评价及其人工恢复群落功能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龚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有种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格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秦海;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和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吉晶通讯员 李飞峰;宁波拥有八大类森林自然植被[N];宁波日报;2007年
2 策划 赵洁 撰文 刘幸 通讯员 李涛 黎明 吴志华;高山深峡有猿啼“广东含笑”首露脸[N];广州日报;2009年
3 夏汉平;为受灾森林重建提供依据[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可明;生态井冈 红色摇篮[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董哲仁 全球水伙伴(中国)主席;维护河流健康与流域综合管理[N];黄河报;2005年
6 吴小龙 汪政忠;汪辉煌情定绿竹林海[N];黄山日报;2007年
7 王晓军;我市重新划定生态功能区[N];重庆日报;2008年
8 颜林;桫椤世界画稿溪[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9 林科;松林快速改为阔叶林[N];农民日报;2001年
10 廖君福 李云霞;江西大余宝贵籽销售旺势不减[N];中国花卉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