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翠红,路迈西,吴文伟,白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2 |
梁广生,吴文伟,赵桂瑜,徐勃,刘竞;北京市2002—2007年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
3 |
高吉喜,舒国民,高映新,曹洪法;九江市区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3年05期 |
4 |
刘常青,陈健飞;福州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物理成分预测[J];生态环境;2002年03期 |
5 |
袁晓红;杨军;;东营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规划[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
6 |
郭原;GM(1,1)模型的线性回归法及其在固体废物预测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1994年01期 |
7 |
于英华;工厂排放粉尘对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8 |
王祥三,陈小江;三峡库湾二维随机水质预测模型的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3期 |
9 |
钱华,吴静怡,李玉国;一种基于自然通风的室内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动态预测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
10 |
郝毓灵,霍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新疆主要河流水质进行预测和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1991年02期 |
11 |
郭原,罗旭武;水质预测中GM(1,1)模型的改进算法[J];水资源保护;1994年03期 |
12 |
卢文喜,祝廷成;长春南湖富营养化状态的预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3 |
白中科,郭青霞,史源英,申广荣,赵景逵;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煤炭学报;1999年02期 |
14 |
李峰,安敬兵,李永干;稳健GM(1,1)模型及其预测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年02期 |
15 |
王艳秋;鞍山市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垃圾产气量预测[J];中国沼气;2000年01期 |
16 |
谢汉方,赵伟,白兆山;大气污染物总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年01期 |
17 |
杨建强,罗先香,丁德文,秦洁;赤潮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
18 |
郑艳琳,刘保东;预测酸雨频率的双残差GM(1,1)模型及其应用实例[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2期 |
19 |
张铁军;灰色理论在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中的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1995年06期 |
20 |
窦振兴,宫成,张存智,张波,吴冠,韩康,张建民;海上溢油动态预测应急系统[J];中国海洋平台;1995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