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在华  
【摘要】:正 矿业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建立能够替代矿产业并继续支撑矿业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接续产业。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矿业城市产业新理论——接续产业跟进式持续发展原理。第一、要回答的问题。接续产业发展理论要解决以下问题:(1)接续产业发展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观点等;(2)接续产业发展的原则、模式、模型等;(3)持续产业发展的环境、过程、方式、方法、手段等;(4)接续产业发展的周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凡生,王超;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2 李雨潼;王海红;;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探析[J];人口学刊;2008年04期
3 赵新宇;程龙;;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4 魏云;;资源型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构建模型研究——以陕西榆林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11期
5 杨洪兴;浅析煤炭型城市接续产业[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4期
6 张新颖,宫长勇,许君;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学术交流;2005年09期
7 李秀春;高超杰;;煤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原因、途径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6年12期
8 尹红炜;孟宪忠;;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接续产业选择问题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9 刘耀彬;宋文君;;国内矿业城市接续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J];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10 吴前进;铜川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与接续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11 李秀春;高超杰;;煤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途径选择与人才对策[J];煤炭技术;2006年08期
12 王福君;申崇女;;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政府扶持政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13 李树元;杨勇先;;加快培育接续产业 实现延安经济可持续增长[J];陕西综合经济;2008年03期
14 张凤武;煤炭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模式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5 李鸿渐;王春波;张雪梅;;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48期
16 季琳;郭立宏;;银行业支持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议[J];西部金融;2011年02期
17 吕萍;;资源型城市发展接替产业的耗散结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18 范泽辰;;资源耗竭型城市转型与接续产业选择集群化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天津科技;2009年02期
19 孙少岩;刘泽洋;王连忠;;以科技为主导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20 刘耀彬;宋文君;万力;;中部地区典型煤炭城市接续产业响应模式分析及比较[J];人文地理;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在华;;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新理论:接续产业跟进式持续发展原理[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李波;;对萍乡市城市转型的调查与思考[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3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王荣成;;东北区东部交通通道体系建设与资源型地域城市化演进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郭海荣;郭文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以晋中南部城镇组群为例[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6 吴学平;;煤炭城市发展问题研究述评[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邓锋;;略论资源型城市的救援机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8 马茁卉;马立新;;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研究——辽宁省阜新市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就业的调查[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鞠松涛;钟玉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型城市(抚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张平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及对策——阜新案例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淼;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邱松;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史英杰;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赵琪;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那伟;辽源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春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李成军;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9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产业集群与矿业城市创新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亢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学平;中部地区煤炭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车晓翠;成熟期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次青;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曲庆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困境与经济转型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孟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吕庆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彤;辽中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张春洋;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良 聂克军 刘文赟;负重前行谋发展 业兴民泰造西安[N];辽源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宝亮;假如大庆没有了石油[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3 记者 李保荣;发展接续产业促进经济转型[N];甘肃日报;2006年
4 申言;项目建设应以发展接续产业为中心[N];盘锦日报;2006年
5 刘明中 陈清华 夏祖军 朱啸波 申宪武 本报赴东北报道组;引来“凤凰”凿“金窝”[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记者 王双;两千万元资金推动16个项目快速发展[N];盘锦日报;2006年
7 ;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N];盘锦日报;2006年
8 张志红 石束;西北工矿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及可持续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万众一心 描绘蓝图[N];盘锦日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 特约记者 于林波 本报记者 徐大勇 于忠斌;牡丹江迈向循环经济时代[N];黑龙江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