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低磷胁迫下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研究

林文雄  何华勤  梁义元  沈荔花  宋碧清  柯玉琴  郭玉春  梁康迳  
【摘要】:正 研究逆境胁迫条件下水稻化感作用潜力变化的生理生化过程与机制,已成为当前世界上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选用引自美国的强化感作用潜力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作用潜力水稻Lemont为供体材料,并以田间伴生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 L.)为受体杂草,采用低磷浓度为0.5mg P/L的水培法,研究了营养胁迫下化感作用水稻和非化感作用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营养条件调控水稻化感作用动态变化的生理生态规律。结果如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艳平,汤陵华;水稻化感作用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冬梅,林文雄;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贾小丽;林文雄;;水稻RILs化感作用遗传模型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5 陆锦池;王海斌;陈荣山;刘长辉;郭徐魁;林志华;何海斌;林文雄;;化感水稻PI312777响应低磷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4期
6 梁耀懋,赵艳红,彭懿紫,黎坤爱;水稻化感种质筛选的初步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年01期
7 王海斌;何海斌;曾聪明;吴良展;沈荔花;熊君;林瑞余;林文雄;;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秧苗生长的分子生理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8 王艳平,汤陵华,方先文,杜崇春;化感水稻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稗草的化感作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年03期
9 林文雄,石秋梅,郭玉春,梁义元,何华勤,陈芳育;水稻磷效率差异的生理生化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6期
10 孔垂华,胡飞,陈雄辉,陈益培,黄寿山;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9期
11 明凤,米国华,张福锁,郑先武,朱立煌;水稻对低磷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适应机制的初步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12 潘晓华,刘水英,李锋,李木英;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3年05期
13 阮仁超,韩龙植,曹桂兰,安永平,张媛媛,张艳蕊,曲英萍,祁栋灵,孙明茂;化感水稻种质资源鉴定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14 潘晓华,刘水英,李锋,李木英;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3年01期
15 阎飞,韩丽梅,杨振明;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豆科学;2000年03期
16 董朝霞,沈益新;植物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17 朱晓红,王朋,梁文举,姜勇,臧树良;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18 何军,王三根,丁伟;青蒿浸提物对小麦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9 乐美旺;肖运萍;饶月亮;颜小文;周红英;;芝麻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08年04期
20 刘彬彬,胥耀平,高锦明,刘亚敏;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雄;何华勤;梁义元;沈荔花;宋碧清;柯玉琴;郭玉春;梁康迳;;低磷胁迫下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王树起;韩晓增;;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化感效应[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明;周晓燕;卢展宏;李玲梅;;广金钱草营养体的化感作用[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文雄;董章杭;梁康迳;何华勤;郭玉春;梁义元;陈芳育;;水稻化感作用发育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韩丽梅;王树起;鞠会艳;阎雪;阎飞;杨振明;;大豆根茬腐解产物的种类及其化感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耿广东;程智慧;张素勤;周新民;;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的探讨[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祥旭;何华勤;陈冬梅;何海斌;梁义元;林文雄;;ISSR标记对大麦化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李明;周晓燕;;穿心莲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游佩进;王文全;张媛;张子龙;庞玉新;崔秀明;;三七根区土壤提取物对三七幼苗的化感作用[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盛国梁;罗光明;方磊;何洁;杨雅琴;罗杨婧;朱继孝;朱玉野;吴波;曾金祥;漆乐媛;孙荣进;;生态环境对草珊瑚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夫;水稻适应低磷胁迫的营养生理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何华勤;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焦芳婵;水稻低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OsPHR1和OsPHR2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莉;加拿大蓬化感作用及抑菌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税军峰;柳枝稷化感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6 林海建;玉米根系低磷胁迫响应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朝霞;磷匮乏影响玉米根系发育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郎有忠;水稻高产株型有关重要性状的产量生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祁碧菽;水稻Ca~(2+)/H~+反向转运体OsCAX3的功能、表达特性及调控序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刘洪家;水稻不定根发生基因AR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荔花;低磷胁迫下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赵艳红;水稻化感种质鉴定与化感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石秋梅;水稻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及其适应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4 孙广瑞;马蔺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化;香豆素对水稻化感作用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晓芳;白三叶草潜在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贾小丽;化感水稻的遗传图谱构建及其QTL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8 朱海影;水稻内生真菌与其化感作用相关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9 雷锋杰;人参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毛健;黄芪根的提取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和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国强;水稻温室育秧技术[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会泽县农业局 李德金 许国芝;水稻塑盘旱育节水栽培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8年
3 农技站;水稻育苗技术[N];四平日报;2007年
4 樊万朝 邹建丰 李源;国家级水稻良种繁育中心落户扬州[N];农民日报;2004年
5 陈玉珍;水稻的施肥原则[N];楚雄日报(汉);2005年
6 东方;我国水稻与国外水稻品质比较[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7 张锐;云南展示推介70个水稻玉米新品种[N];农民日报;2006年
8 卓尔;沪成功克隆水稻粒重基因[N];上海科技报;2007年
9 通讯员 鲁国梁 记者 刘志伟;湖北省农科院育成多小穗水稻[N];科技日报;2000年
10 会泽县农技中心 蒋雄;水稻抗旱田间管理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