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影响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傅之屏  宋曰聪  杨远兵  陈光升  王雄清  杨丽红  江跃勇  
【摘要】:正 最近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有显著增加,从1100多只,上升到约1590只。公告同时指出,仍不能说明大熊猫已摆脱了濒危物种的处境,尚有40%的大熊猫还分布在保护区保护范围以外。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近半个世纪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栖息地人为片段化、小种群、社区干扰等胁迫因素依然存在。在新时期继续扩大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战略中,通过社区共管,创建村民与大熊猫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已成为研究工作重要的新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秋红;大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廖鸣娟;大熊猫等濒危动物FSH/LH和GH/GH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饶刚;大熊猫和朱鹮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家族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光星;猫初级视皮层神经元方位选择性强度与抑制的关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翙;大熊猫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4年
2 郑旭;大熊猫垂体泌乳素(PR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浙江大学;2004年
3 钟华;大熊猫非损伤性样品DNA的提取和SSR标记的分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皮肤成纤维细胞系选育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5 范维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下丘脑cDNA 文库的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6 郭海燕;人类干扰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7 高凤山;大熊猫犬冠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基因部分序列的测定和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8 汪晓晶;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近种活化素(Activin)基因β_A亚基成熟肽序列的克隆、分析和在系统发育与分类地位上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9 刘玉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精子异卵胞质显微受精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10 郑桦锐;大熊猫和朱鹮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保生;我国大熊猫繁育拯救工作实现突破[N];人民日报;2005年
2 新华社记者 冯昌勇;性教育培养出大熊猫“猛男”[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张蕾;野生大熊猫的繁殖[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高保生;今年首对双胞胎大熊猫诞生[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李天培;陕西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显成效[N];中国特产报;2004年
6 天明;崂山南山水库发现史前生物“桃花水母”[N];中国海洋报;2004年
7 张孟军;克隆宠物来了[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周杨;克隆狗之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刘水玉 黄革 周俏春;人类首次揭示“熊猫社会”许多谜团[N];中国工商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吕媛;大熊猫长期吃竹子影响繁殖?[N];北京科技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