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态旅游保护区: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品牌战略的实施平台
【摘要】:正 我国西部地区是人文生态资源富矿区,特别是少数民族乡村,其文化形式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构成底蕴丰厚的人文生态。然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依然只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样式,她们多藏身手闺阁而无人知晓,虽偶有闪耀,却很快又回到了故里,在古老的纺车声中打发悠长时
|
|
|
|
1 |
杨路年,姚璧君;生态旅游在米浦[J];人与生物圈;1999年04期 |
2 |
李正波;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索[J];林业经济;2001年04期 |
3 |
冉东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林业科技管理;1999年01期 |
4 |
;中华第一州之最[J];中国乡镇企业;1994年04期 |
5 |
;海南生态游[J];人与生物圈;2002年06期 |
6 |
雷鸣;追寻克鲁格[J];中国旅游;2000年03期 |
7 |
宋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生态旅游[J];旅游学刊;2009年07期 |
8 |
;重庆将设立“吊脚楼保护区”[J];中国地名;2000年01期 |
9 |
李正波;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
10 |
林春芳;呼中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初探[J];四川林勘设计;2002年01期 |
11 |
郭净,章忠云,王达人;圣境,老百姓用心灵呵护的保护区[J];人与生物圈;2005年01期 |
12 |
赵昭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作用[J];福建地理;1995年02期 |
13 |
张先国;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探秘[J];民族团结;1997年05期 |
14 |
苏维词,朱文孝,李坡;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1期 |
15 |
沈长智;丰林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6 |
鄢和琳;开发茶业人文生态旅游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2年09期 |
17 |
罗辉;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学术探索;2004年09期 |
18 |
杨龙,杨继盛;贵州生态旅游浅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9 |
黄晓玲,林盛,谢志忠,刘惠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04期 |
20 |
陈斗明;走进自然保护区[J];云南林业;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