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白珊宋学家刘钦政王旭吴辉碇  
【摘要】:正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石油开发和航海事业迅猛发展,海洋灾害给海事活动安全带来威胁,造成经济损失,日益引人关注.海冰灾害是我国北方海域严重海洋灾害之一.环渤海经济增长、海上油气开发和海洋运输迫切要求开展海冰灾害的预测及减灾对策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林;;关于北流市地质灾害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2 杨月巧;胡俊锋;郗蒙浩;;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舟曲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3期
3 王玲;张睿;桂娟;;煤炭自燃阻化剂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4 李攀峰;;定州市沙河治理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13期
6 高永宝;王毅;黄显彬;;都汶公路地质灾害的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7 陈先裕;;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8 宁咏梅;;阜南县旱涝急转灾害的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蔡晓光;薄涛;薄景山;张宇东;门妮;;1950年以来亚洲大地震及震害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1年03期
10 毕诗成;;雪灾能不能改变中国[J];读者(原创版);2008年04期
11 白鹏翔;;陕西省渭北地区农田内涝盐碱灾害与治理对策[J];陕西水利;2011年04期
12 昆仑;沈海滨;;沙尘暴灾害与沙尘天气的防护[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13 ;来势汹汹的台风“莫拉克”[J];中考金刊;2009年10期
14 陈海涛;张艳梅;钟静;杨宏宇;;六枝雨凇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15 印海翔;;灾难过后的心灵救援——从日本3·11强震谈起[J];大众心理学;2011年07期
16 昆仑;;诡异莫测的龙卷风[J];生命与灾害;2011年06期
17 周荣芳;;浅谈逆温灾害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8 海穹;;别让浒苔成为青岛的疤痕[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19 禚献成;;液化石油气储罐裂纹分析及修复[J];河南科技;2011年14期
20 周德群;张钦;陈超;;基于优先权的多应急点资源调度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珊;宋学家;刘钦政;王旭;吴辉碇;;渤海海冰灾害[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六[C];2002年
2 胡云生;;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形成原因分析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官昌贵;左雄;桑瑞星;;浅析突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十项指导原则[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照宪;李猛;;池州市农业旱涝分析及防御对策[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齐庆新;康立军;毛德兵;王永秀;;我国冲击地压现状与研究进展[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6 王锡强;;本溪地区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孙冬辉;钱益忠;蒋炜;;关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强晖;陈旭峰;陈彦;张劲松;;从江苏医疗救援队汶川地震救援实战探讨灾害医疗救援模式[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文清;蔡西銘;呂中本;;台湾东部海岸工程灾害因素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10 王恒山;胡长虹;;沙河霍堰分洪淹没区洪灾损失估算[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庞正轰;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测预报综合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方建勤;地下工程开挖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8 罗帆;航空灾害成因机理与预警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凌同华;爆破震动效应及其灾害的主动控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骆有庆;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传东;山区灾害多发区段道路选线的理论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柳敏;论唐政府的救荒[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罗卓群;新时期中国报纸灾害新闻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陈兴民;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徐坤;西部地区岩土工程灾害的分布规律及预报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荔;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颖;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保明;南平市洪水灾害分析及防灾对策[D];河海大学;2005年
9 马晓琼;东晋南朝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昶;大豆自然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当灾害气象警报拉响……[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记者 吴越;我国渤海海冰近期发展迅速[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苗艳丽;渤海海冰呈逐渐发展态势[N];中国气象报;2011年
4 记者 吴晓菁;灾害应急避难,请到这10个地方[N];厦门日报;2005年
5 封 祥;台风惊扰我国 挟灾害肆虐沿海[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 实习生 黄磊;史培军和他的“破冰”之旅[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姜晓凌;如果灾害降临上海……[N];上海科技报;2004年
8 李德;倡导先进的“灾害文化”[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胡唯元;大雾到底算不算灾害?[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李大庆;“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研究” 取得重大成果[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