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海霞梁丽  
【摘要】:许多功能因子如多酚、多不饱和脂肪酸、精油等,具有一系列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能,然而由于其在溶解性、稳定性、气味等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乳清分离蛋白(WPI)的乳化、配体结合特性,在中性条件下,以鱼油、牛至精油、薄荷精油为内部油相制备O/W型乳状液载体体系,白藜芦醇(RES)溶解于70%(V/V)乙醇溶液后加入水相,从而同时包埋疏水和两亲性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0.5%(W/W)热变性WPI稳定10%(W/W)的鱼油、牛至精油、薄荷精油以及0.13 g/L的RES乳状液粒径均呈双峰分布,有效直径分别为(234.94±6.31)nm(PDI:0.12±0.02)、(340.09±4.92)nm(PDI:0.28±0.01)、(455.86±12.68)nm(PDI:0.28±0.02);ζ-电位分别为(-36.50±1.61)mV、(-35.53±0.80)mV、(-33.28±1.85)mV。3种乳状液体系对白藜芦醇的总包埋率分别为:(87.34±3.39)%、(50.06±1.16)%、(96.25±0.71)%。本研究使得以乳清分离蛋白为载体,共包埋多种活性物质成为可能,对开发功能性食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刘飞;王彦玲;金家锋;任金恒;梁瀚;王坤;张悦;;可逆乳状液及其应用发展现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9期
2 云中客;;乳状液中的水滴[J];物理;2008年04期
3 孙静,刘宗惠,魏德卿;微乳化技术制备硝化棉微小乳状液[J];中国皮革;1998年02期
4 黄鸿志,石轶松;多重乳状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肉类工业;1998年10期
5 黄鸿志,石轶松,王光慈;多重乳状液及其在食品高新技术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1999年02期
6 李占灵,石恒真;乳状液的热力学特征及其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7 A.Wigger;W.Gückel;齐振华;;悬浮型乳状液的一些研究[J];农药译丛;1990年05期
8 于大森;黄延章;陈权;;原油/水乳状液流变形态与机理研究[J];油田化学;1992年04期
9 李生有;无水乳状液的制备及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85年04期
10 R.E.Ford;王早骧;;农药应用中使用的乳状液[J];农药工业译丛;1980年02期
11 陈国雄;马树人;;乳状液的基础——稳定性[J];国外纺织技术(化纤、染整、环境保护分册);1984年02期
12 王彦玲;任金恒;刘飞;金家锋;王坤;张悦;;盐度控制的乳状液可逆转相技术发展现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1期
13 赵晓非;金鑫;刘立新;刘顺平;于庆龙;杨腾飞;;阳离子对稠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4年04期
14 邹得球;肖睿;冯自平;;石蜡乳状液潜热输送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1期
15 王延东;唐细兰;叶成添;吴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他克莫司眼用乳状液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03期
16 王延东;唐细兰;叶成添;黄楚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眼用乳状液的含量[J];今日药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霞;梁丽;;基于乳清分离蛋白乳状液载体体系对活性物质的共包埋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文静;朱丹;杨雪芳;张婉萍;;利用超声法制备纳米级的多重结构乳状液及其表征[A];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3 刘温霞;赵振环;丁鹏翔;刘宗印;;无机纳米颗粒稳定的烯基琥珀酸酐乳状液[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胡洁;俞金飞;章东;龚秀芬;潘世明;;乳状液超声特性的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5 孙程远;;激光斑纹反差测量乳状液颗粒大小[A];第四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6 雷征东;宋杰;;多孔介质中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流变特性[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任金恒;王彦玲;乔宏亮;王刚霄;;盐度对可逆乳状液相态和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8 郑最胜;陆维昌;陈邦林;;不同价态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界面扩张粘弹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游梦婷;崔晓红;陈忠;;空间分辨NMR谱方法动态研究水油乳化过程[A];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赵静冰;安会通;魏志毅;耿杰;范海明;;正辛烷/水/TX-100乳状液稳定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凡;高压脉冲电场破除油包水型乳状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兵;多不饱和脂肪酸乳状液体系氧化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王旭峰;CaSO_4诱导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凝胶性质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4 郭英;二元驱(SP)乳状液形成及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5 崔竹梅;大豆蛋白—芦丁复合乳状液的稳定性及其对β-胡萝卜素缓释效应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刘谋盛;乳状液酶在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国鹏;LDH纳米颗粒分散体系、乳状液及中空微胶囊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侯太平;草地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及制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9 胡佳宁;高压高频脉冲电脱水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李青;高频脉冲离心装置油水乳状液破乳分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伟;渤海稠油乳状液形成及破坏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2 侯浩然;稠油及其乳状液黏弹—触变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3 魏绍龙;两亲聚合物乳状液渗流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谷醒林;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刘科;脉冲电场作用下乳状液液珠运动与聚结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贾雪娟;磷酸法再生纤维素的制备、表征及其稳定乳状液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丛宇琪;室内油水乳状液配制条件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8 贾兵;液晶结构乳状液形成的规律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9 王健;高压脉冲电场与离心场联合作用下乳状液聚结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李真;多重乳状液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章 记者 谢小芳;电池任意弯折活性物质都不会脱落[N];大连日报;2018年
2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欧盟调整部分活性物质肯定列表[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3 记者 白毅;中药微量活性物质高效识别技术瓶颈破解[N];中国医药报;2015年
4 青云;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唐朝枢蒲丹 王雪飞 整理;给小分子活性物质分“家系”[N];健康报;2007年
6 李飞吕国强;汪氏产品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物质[N];消费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旭;企业有条不紊应对欧盟新规[N];国际商报;2014年
8 王廷兆;运动防癌的奥秘[N];民族医药报;2009年
9 于斐;绿茶活性物质EGCG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旭;BPR法规修正案完善供货商列表[N];国际商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