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红外光谱法对食用煎炸油品质的检测
【摘要】: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广泛应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而衰减全反射附件的发展使得中红外在食品的快速无损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化学计量法评定油炸用油的品质。从某大学食堂持续6个月共取218个油炸用油样品,其中80个样品是从连续3天油炸麻球中取的油样(控制油样),剩余138个油样从油炸多种食物过程中取得(随机油样)。标准方法测得油样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并获取其红外谱图。使用偏最小二次回归分别对控制油样、随机油样、及所有油样建立数学模型。对于过氧化值和羰基价的测定,模型的预测能力因油样的不同差别较大(过氧化值:R~2=0.730-0.909,RPD=1.91 8-3.322,SEP=4.714-6.856;羰基价:R~2=0.763-0.936,RPD=2.049-3.952,SEP=0.662-1.314),但是对于酸价的测定,三种模型均有很好的预测性(控制油样:R~2=0.987,RPD=8.726,SEP=0.016;随机油样:R~2=0.980,RPD=6.977,SEP=0.080;所有油样:R~2=0.986,RPD=8.410,SEP=0.076)。对于三种指标的测定,其控制油样的模型均优于随机油样的预测性。随机油样涉及不同油炸食品及温度,其成分复杂,因而影响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结合衰减全反射附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运用于油炸用油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
|
|
|
1 |
胡玄;潘强余;;Span 60表面活性剂合成过程中变温条件下酸价的预报[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2 |
许天钧,洪哲;常压下高级脂肪酰胺基烷基咪唑啉的实验室合成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
3 |
高斌富,王瑞卿,李槐春;高效凝胶色谱法分析前炸向日葵油[J];色谱;1986年06期 |
4 |
吴莉莉,钟烈铸,张涛;库仑滴定测定食品油脂酸价[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年01期 |
5 |
沈兵,俞旭峰,于德芬,缪诗聪,谈智贤;棕榈油游离脂肪酸和酸价不确定度的评估[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3年04期 |
6 |
刘丽微;白卫东;赵文红;钱敏;刘朝霞;;猪脂控制氧化及其香气成分GC-MS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8期 |
7 |
姜莉,林颖,赵守成;月见草油酸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J];现代仪器;2004年02期 |
8 |
李明元;;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羰基价简易测定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1年06期 |
9 |
曾可明;;混合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植物油中酸价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3年05期 |
10 |
洪庆慈;新型吸附剂稻壳灰性能研究[J];中国油脂;2002年01期 |
11 |
赵丽丽;张录达;宋忠祥;李勇;严衍禄;马长伟;;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腌腊肉制品品质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1期 |
12 |
奚祖威;杜文;杨颖泰;俞俊学;;石腊直接氧化制取二元酸[J];科学通报;1960年20期 |
13 |
黄明;;关于松香的热变化[J];生物质化学工程;1976年05期 |
14 |
李海;李盛敬;金文珠;卢佩章;;合成石蜡烃270-320°馏分液相空气氧化制取高级醇的实验[J];燃料化学学报;1959年03期 |
15 |
梁志勤;;用气相色谱分析树脂酸的改进操作[J];生物质化学工程;1976年01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