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罗布麻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为罗布麻的医药应该提供直接的科研依据。方法:以新疆罗布泊地区所产罗布麻茶为研究材料,对其降血压、降血脂和延缓衰老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罗布麻茶对大鼠高血压动物模型有显著降血压作用;不同剂量罗布麻茶能抑制食物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清 TC、TG、LDL-C 的升高及血清 HDL-C 的降低,其生物学效应具剂量依赖性;延缓衰老作用研究显示,在果蝇生存试验中罗布麻茶科延长果蝇寿命,在小鼠抗氧化试验中罗布麻茶能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降低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即果蝇生存试验和小鼠抗氧化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结论:一定剂量的罗布麻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延缓衰老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心血管类天然保健食品进一步开发利用。
|
|
|
|
1 |
薛彬,钱玉崑,宗淑珍;含罗布麻浸膏香烟对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6年12期 |
2 |
万近福;杨新洲;袁经权;;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离罗布麻花的黄酮类成分[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3 |
陈彦云;任辉丽;;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罗布麻总黄酮提取工艺[J];食品科技;2010年11期 |
4 |
张秀琴,徐礼燊;罗布麻中金丝桃甙的脉冲极谱测定[J];药学学报;1986年05期 |
5 |
彭树华;邹静恂;李素菊;刘永利;燕福生;;以金丝桃甙为标准品测定罗布麻浸膏中的总黄酮[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6 |
盛萍;王新铃;杨学斌;刘宏炳;;罗布麻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4期 |
7 |
陈龙,杜力军,丁怡,邢东明,王伟;罗布麻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7期 |
8 |
黄庆彰;戴克逊;罗绍贤;;广西产中国萝芙木利血平的药理作用[J];广西医学;1992年04期 |
9 |
蔡玉鑫;阿依别克·马力克;肖正华;;罗布麻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年09期 |
10 |
郭红阳;;牛膝降压作用机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1 |
赵晓丽;李德森;吴水生;李小艳;;泽泻吴茱萸方对血管活性物质降血压作用机制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
12 |
张士善;石南叶成分的降血压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年05期 |
13 |
高峰,陶丽华,魏建华,潘晓鹏,董莉,仲跻华,尤胜权,韩锐;人参皂甙Rh_2小鼠、犬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J];人参研究;1995年04期 |
14 |
夏欣,孙常平,张守禄;黄芪化学成份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5 |
苏莉莎;骆文龙;;植物雌激素的作用[J];生命的化学;2006年01期 |
16 |
凌婧;李东;黄继华;荆焰;杨芳炬;江从勋;廖诗平;李嘉豪;植茂辉;;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
17 |
蒋苏贞;宓穗卿;王宁生;;姜酚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1期 |
18 |
;枳实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J];广东医学;1974年10期 |
19 |
苗爱蓉;陈光娟;沈雅琴;谢人明;汤臣康;许青媛;马树德;;羊红膻的药理学研究 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1982年10期 |
20 |
;发现黄柏的有效物质[J];福建中医药;198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