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密切值法的数学原理和方法步骤,并根据红水河天峨段水质监测资料,试探其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与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聚类法、遗传算法等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得到相似的排序结果,说明该法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切实可行,所得结论客观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
|
|
1 |
于雪峰,赵玉军,吴曼青;浅析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S1期 |
2 |
刘秀花;基于GIS的模糊信息分配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
3 |
林衍,顾恒岳,韩勇;物元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
4 |
张瑞棉;张铁源;韩志娟;李恩宏;;TOPSIS方法在地表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7期 |
5 |
方楠;张江山;;密切值法与污染损失率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综合应用[J];环境科学导刊;2007年02期 |
6 |
韩霞;孟文清;杨自学;;关于可拓工程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7 |
赵鑫;马金珠;黄天明;;宝天高速公路沿线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密切值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年02期 |
8 |
周泓;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之五水环境指标[J];中国环境监测;1995年06期 |
9 |
许丽忠,张江山;密切值法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化工环保;2003年01期 |
10 |
卢学强,唐运平;密切值法在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选址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1期 |
11 |
李银山;密切值法在河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年02期 |
12 |
吴泳,贾新文,宁松,张辉;模糊数学法和密切值法评价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0年04期 |
13 |
宋金林!224002,杨益国!224002;应用密切值法评价盐城市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质量[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
14 |
汤震环;;介绍一种农村水源选址的评价方法——密切值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1年08期 |
15 |
陈建安,兰天水,张景平,杨文芳;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的综合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
16 |
何敏红;模糊数学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
17 |
张松滨;;密切值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1989年08期 |
18 |
刘志峰,胡蓓琳;改进密切值法优化ISO14000环境影响结果排序[J];四川环境;2004年06期 |
19 |
陶庆平;水环境质量评价软件系统及其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4年01期 |
20 |
杨继东;密切值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环境;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