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研究
【摘要】:通过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基于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的侵蚀计算物理方程进行浅沟侵蚀适应性检验和耕作对浅沟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侵蚀计算物理方程均不适合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模拟计算;相同条件下,耕作使浅沟水流的流速、弗汝德数变大,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变小,水流含沙量增大;耕作显著改变浅沟侵蚀随时间变化过程;耕作显著增大浅沟侵蚀的侵蚀量,因耕作而增加的浅沟侵蚀量可占全年浅沟侵蚀量的25%以上。结论可为建立和完善黄土高原坡面侵蚀过程物理模型,及水土保持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
|
|
|
1 |
秦伟;朱清科;赵磊磊;邝高明;;基于RS和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地形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2 |
龚家国;周祖昊;贾仰文;王文龙;彭辉;郝春沣;;耕作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浅沟侵蚀的影响试验[J];人民黄河;2010年09期 |
3 |
贾媛媛,郑粉莉,杨勤科,王占礼;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蚀预报模型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2期 |
4 |
李昌文;;利用航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土地综合制图的经验[J];人民黄河;1981年04期 |
5 |
王俊维;;下定决心 坚持到底 承包流域 治山治水[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2年02期 |
6 |
郭培才,鲁向平,杨开宝;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开发方略探讨——以米脂县泉家沟实验区建设经验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06期 |
7 |
杨开宝,李景林,吕月玲;从泉家沟试验区建设效果谈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生态农业前景[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8 |
莫保儒,彭鸿嘉,蔡国军,戚登臣,魏强,季元祖,柴春山,凌雷;定西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分类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
9 |
冯香平;;吕梁市淤地坝建设资源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5年04期 |
10 |
刘淑燕;秦富仓;项元和;;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6期 |
11 |
徐海燕;赵文武;刘国彬;朱恆峰;朱婧;解纯营;;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6期 |
12 |
万超;徐福利;邹诚;王胜男;;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02期 |
13 |
莫保儒;蔡国军;赵廷宁;王俊杰;柴春山;王子婷;;甘肃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6期 |
14 |
陈晓安;蔡强国;张利超;郑明国;綦俊谕;李君兰;;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3期 |
15 |
王欣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梯田经济效益分析[J];人民黄河;1987年05期 |
16 |
白埃提;;浅谈黄土丘陵区樟子松引种造林[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8年03期 |
17 |
景亚安,张富;甘肃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及控制技术与效益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11期 |
18 |
张维江,孙保平,郭文峰,李亚军;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其预报模型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06期 |
19 |
贺屹,高博平,刘燕,彭翠华;庄浪县黄土丘陵沟壑梯田建设成就及经验[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6期 |
20 |
张北赢;徐学选;刘江华;;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