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宇王志坚  
【摘要】:志愿计算是通过使用很多由用户自愿提供的,数量庞大的空闲计算资源,来提供无限计算能力,以此满足科学计算的需要。文章介绍如何把这种非专用计算资源运用到分布式水文计算中,用分布式运算的方法来提高水文计算的效率和复杂度。并使用一个新型志愿计算系统 Xtrem Web 来实现基于 DEM 的产流计算,从运行效率和时间上优于传统串行计算模式。分析并讨论了如何把资源共享的计算模式用于更多水信息科学的计算和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延军;邓家泉;李杰;郑江丽;马志鹏;;基于HSPF的东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2 代俊峰;郭纯青;方荣杰;;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模拟模型的构建[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3 王刚;严登华;张诚;贾仰文;王凌河;金鑫;;滦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验证[J];人民黄河;2011年07期
4 张荔;贺基瑞;;基于情景分析法的流域径流特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瑜;黄锋华;孔次芬;;白盆珠水库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6 王喜峰;李玮;牛存稳;贾仰文;;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7 张峰;廖卫红;雷晓辉;蒋云钟;黄晓敏;王宇晖;;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8 赵志轩;严登华;王浩;贾仰文;;基于WEP模型和TRMM_PR的唐家山堰塞湖入湖径流预报[J];水利学报;2011年07期
9 梁犁丽;汪党献;冶运涛;雪克来提·巴斯托夫;;耗散性流域灌区河网提取的渠系分级挖深与预制流域耦合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7期
10 胡健伟;刘志雨;;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系统开发设计及应用[J];水文;2011年03期
11 南卓铜;舒乐乐;赵彦博;李新;丁永建;;集成建模环境研究及其在黑河流域的初步应用[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8期
12 罗运祥;苏保林;李卉;袁军营;张倩;;平原河网地区SWAT模型子流域概化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王志坚;;基于志愿计算模式的分布式水文计算[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叶爱中;夏军;王蕊;陈向东;;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地下水建模—海河平原区实例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刘三超;张万昌;;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及遥感集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喜峰;周祖昊;贾仰文;徐文新;胡鹏;崔小红;;乌苏里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验证[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熊立华;;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栅格汇流演算顺序的确定[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宋玉;杨涛;李致家;;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李丽娟;梁丽乔;李九一;张丽;柳玉梅;;基于洮儿河流域中上游ET遥感估算的水文模型的校准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杨爱民;王浩;周祖昊;严登华;;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三超;张万昌;;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及遥感集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10 牛存稳;王浩;贾仰文;;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及其在我国水问题研究中的应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在渭河流域水环境解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宇晖;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流域水循环及面源伴生过程模拟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3 张升堂;考虑水土治理影响的黄土高原分布式降水径流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卓颖;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5 李丽;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汇流演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占玉林;滨江流域水文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7 刘鹏举;黄土区嵌套流域多尺度分布式地表径流模拟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许继军;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舒栋才;基于DEM的山地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莫菲;六盘山洪沟小流域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与模拟[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雨;南水北调中线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D];天津大学;2012年
2 刘姝;分布式水文仿真系统DHSVM的Java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暘;分布式水文模型EasyDHM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郑大鹏;基于MapWin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2年
5 张晶楠;AVSWAT模型在河北省平原区的水文模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建柱;滦河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贺维;SWAT模型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张峰;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史玉品;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6年
10 车骞;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源区分布式水文模拟[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海燕;核心技术专家把脉[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田禾;黄河水文测报连连升级[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牛玉国;创新:黄河水文现代化的动力[N];中国水利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曹嘉秋 朱进星;贾仰文:在水利事业上不懈追求[N];中国水利报;2010年
5 记者 康维海;三江源水资源预测系统研究项目通过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单丽 本报记者 张瑜;我省管控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N];辽宁日报;2011年
7 杜静 郭燕;“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落户喀纳斯[N];新疆日报(汉);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