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口漩涡及消涡栅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明了进水口前漩涡的发生机理,形成的主要动力和条件,漩涡形态和进口弗氏数 Fr 和进水口相对淹没深度 H/D 间关系,漩涡试验模型相似律。本文的主要论点是,进水口上游滞水区是一个很大的剪切流流场,上部水流受胸墙所阻为减速流,下部受进口水流拖动为加速流,滞水区内不同流速水体在风、浪等作用推动下互相碰撞所产生的惯性力是漩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重力相似在漩涡模型试验中起支配作用,但也不容忽视水流粘滞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消涡措施的消涡原理,并通过试验为某工程提出了具有消涡效果好,栅格孔眼、结构尺寸小,施工简便,用料省等优点的消涡措施。
|
|
|
|
1 |
施祖辉;陈青生;周春天;;消涡梁在抽水蓄能电站进水口中的应用[J];红水河;2005年04期 |
2 |
高学平;杜敏;宋慧芳;;水电站进水口漩涡缩尺效应[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
3 |
肖永健;对一排涝泵站机组振动原因及处理结果的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00年01期 |
4 |
周正富;陈松山;耿卫明;闻建龙;;3叶片离心泵内流场的PIV测量[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5 |
詹咏;蔡鸣;朱雪诞;;平流沉淀池中异重流流场的理论分析[J];人民长江;2007年01期 |
6 |
高学平,张效先,李昌良,王志国,张红梅,沈安琪;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学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2年01期 |
7 |
周豹;;消涡隔栅在泄洪排沙洞进水口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14期 |
8 |
毛野,张志军,袁新明,刘超;沙波附近紊流拟序结构特性初步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9 |
张从联,朱红华,钟伟强,黄智敏;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下库进出水口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人民珠江;2003年06期 |
10 |
马方凯;江春波;李凯;;三峡水库近坝区三维流场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3期 |
11 |
段文刚;金峰;张晖;;三峡地下电站进水口漩涡特性研究[J];湖北水力发电;2008年02期 |
12 |
王业明;邹嘉德;吴枫;;斜式进水流道流场的可视化与模拟[J];排灌机械;2008年02期 |
13 |
王志兴;郭志学;陈刚;刘加海;;黑龙江干流松花江汇口江段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3期 |
14 |
孙鑫;范世峰;邱秀云;李琳;牧振伟;;两种流道形式三通内部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3期 |
15 |
苏学灵;纪昌明;彭杨;;分期导流围堰对河道水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4期 |
16 |
周银军;刘焕芳;何春光;宗全利;;桩柱透水丁坝水流特性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09年05期 |
17 |
杨小亭;袁晗;;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8期 |
18 |
郑双凌;马吉明;陈浩波;南春子;;进水口漩涡特性及临界淹没水深的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5期 |
19 |
马吉明;郑双凌;陈浩波;南春子;;双层引水进口前临界淹没水深的试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20 |
何学民;汝树勋;;水工建筑物进水口三维旋涡流场的理论研究[J];水电站设计;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