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三峡二期工程中的应用

谭日升  蒋硕忠  
【摘要】:本文介绍应用引力场论和拮抗作用研制的丙烯酸盐混合物是无毒或微毒的化学灌浆材料,应用于长江三峡工程基础全强风化带、弱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微细裂隙防渗,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汤耀国;李珍珍;;陆佑楣答疑三峡工程[J];瞭望;2010年12期
2 翁长溥;;三峡工程的三次争论[J];瞭望;2010年12期
3 朱伯芳;;三峡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我国最好的[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4 郭军;黄正平;;三峡工程 造福中国[J];新经济;2001年05期
5 严大考;;加强对三峡工程的宣传以正视听[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6 叶晓婷;;坦承三峡工程四大弊端 王光谦:三峡工程利大于弊[J];环境与生活;2011年07期
7 刘畅彦;;采用化学灌浆进行堆石坝面板裂缝修补[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8 刘洪波;;“电利”原本不是三峡工程的全部[J];珠江水运;2011年11期
9 王林林;;化学灌浆在宜兴电站酸性水治理中的应用[J];大坝与安全;2011年03期
10 陈厚群;;汶川地震与三峡工程没有关系[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1 许瑾;杨宏雨;;浅谈化学灌浆材料[J];河南水利;2002年01期
12 黄亮贤;;灌洋水库大坝空腹内化学灌浆技术简介[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13 陆佑楣;;用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三峡工程[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4 郑守仁;;三峡工程的“利”将得到最大拓展 “弊”要减到最小[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5 陈明忠;;为政府决策和三峡工程科学调度提供科技支撑[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6 赵毅;许常玉;;关于高拱坝混凝土深层裂缝化学灌浆施工工艺探讨[J];西北水电;2011年03期
17 马建华;;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巨大[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8 万海斌;;三峡工程防洪抗旱减灾效益显著[J];中国水利;2011年12期
19 张涛;郭双;;堆石面板坝混凝土面板震损裂缝处理技术[J];水利水电施工;2011年04期
20 汤耀国;;追问三峡基金[J];瞭望;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日升;蒋硕忠;;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三峡二期工程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蒋硕忠;谭日升;薛希亮;;三峡工程灌浆概况及浅析[A];中国重庆首届化学灌浆与防水堵漏裂缝控制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3 姜命强;何培章;;三峡水利枢纽左岸电站厂房结构缝渗漏处理施工[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4 廖国胜;黄良锐;王劲松;;三峡工程衬砌混凝土层面缝化学灌浆处理探讨[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雷德武;;丙烯酸盐在三峡二期工程帷幕灌浆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谭日升;;采用水泥一丙烯酸盐复合帷幕灌浆降低工程造价[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谭日升;蒋硕忠;;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三峡二期工程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8 谭日升;蒋硕忠;;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三峡二期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重庆首届化学灌浆与防水堵漏裂缝控制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9 李张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三峡工程建基面岩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明华;;液压启闭机安装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永军;三维紊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2 朱晟;沥青混凝土防渗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与三峡茅坪溪土石坝安全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3 肖建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及其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王玲玲;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5 姚仕明;三峡葛洲坝通航水流数值模拟及航运调度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孙志峰;高精度水平锚索技术研究及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燎军;水工结构接触问题的力学模型及其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8 苏明中;长江流域水利投资效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徐长义;水电项目协调开发模式与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彭小平;低热高性能高贝利特水泥大坝混凝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三峡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筱芳;大坝用高效化学灌浆材料的研制[D];湖南大学;2001年
3 何少云;新安江大坝坝基页岩演化及化学灌浆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4 夏世法;三峡工程大洞径、厚衬砌混凝土施工期监测及温度徐变应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万玉倩;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D];武汉大学;2004年
6 肖舸;三峡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王词安;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的评价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汪海平;三峡泄水建筑物动力特性研究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冯波;大型坝后式电站厂房动力特性及动力监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赵华云;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三角洲前缘悬沙浓度的监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声华 郑敏生;化学灌浆治理病害水库[N];人民长江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隽;三峡工程:与时代同行[N];人民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兰毓峰;三峡工程175蓄水目标指日可待[N];中国水运报;2008年
4 郭威;三峡工程完成2008年试验性蓄水[N];中国电力报;2008年
5 记者 李力 刘瑾;三峡工程今年将全面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N];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姚润丰;三峡工程已经花了多少钱,超支没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记者 秦纪民 王菡娟;李金华率团考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张春莉 朱奕;三峡工程截断巫山云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穆平;陆佑楣:三峡工程昭示中国实力[N];国际商报;2009年
10 实代;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将涉及诸多遗留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